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赤奇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教材的突出特点为框架结构综合、学习内容开放、整体设计连贯、学习方式新颖、呈现形式活泼。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考虑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材使用 创新意识
  
  《品德与社会》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编写的。《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一、教材的设计思路和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材的突出特点
  
  1.框架结构综合。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如独立与相互依赖、传统与变迁、差异与共性为支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因循而不拘泥于儿童生活的领域,整合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使教材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学习内容开放。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而研讨问题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为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完整、准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拓展,以使学生在某一主题学习中,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或者在现有生活范围内,能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3.整体设计连贯。各课的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又有发散性,课与课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注意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衔接,以及与人教版其他课程教材的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4.学习方式新颖。突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5.呈现形式活泼。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教材的基本观点和理念
  
  1.教材观。教科书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科书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又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中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当地实际。
  2.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
  3.理念。一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四、教材使用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其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还有图书、影视、网络、软件、场馆、基地、自然、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课标》精神,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要力争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