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庭教育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飞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共育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共同教育外来人员学生。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优劣。共同教育的理念是教师和家长交往合作的基础。首先,从促进外来人员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看,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是共同的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外来人员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其次,在人格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是天然的伙伴,因为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在青少年人格形成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最后,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的根本目的和利益是一致的。教师受社会重托,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尽管家长的教育出发点不同,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不仅必须合作,而且要很好地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外来人员家庭教育的编外家长
  1.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外来人员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家长有目的地对子女施加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来人员家庭,由于家长自身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诸如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机联系,家庭教育的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当,方法单一等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妥善的解决,就势必会影响孩子身体、心理等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智慧地向外来人员家长伸出援手,协助家长进行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可以说是外来人员家长的助教。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孩子在课堂里、学校方面的有效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与精神状态。这也是对家长教育的一个信息反馈,能帮助外来人员家长改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他们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子理念和方法,真正做到科学教子。
  2.把外来人员家长编为教育对象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备教师工作任务之一。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如果没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在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最关键的初中时期,如果没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外来人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和行为的影响,他们就可能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身心有可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也就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但是由于外来人员家长的因素,他们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存在着不一致性甚至是冲突,从而使得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思想品德教师的应备工作之一就是把外来人员家长视为自己的教育对象,协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三、外来人员家长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编外学生
  1.教育家长与教育学生同等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基础是教育好家长,教育好家长是能够教育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把教育好外来人员家长作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每一个家庭有它自己的生活特点和环境,每一个家庭必须独立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如果思想品德教师不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影响好外来人员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那么所有的教育学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或者说达不到任何既定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最好的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比外来人员家长高,教师在文化素养上的优势,使得绝大部分家长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这是老师能够教育外来人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再者,隔行如隔山,士农工商对教育往往十分生疏,即使是知识分子,只要他不从事教育工作,就会对教育有些隔膜。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一般只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而不大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教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教师影响家庭教育,会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师教育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和外来人员家长彼此学习,教学相长,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促成教师与家长有效地交流沟通、和谐相处,为共同教育好外来人员学生不断努力。家长生命的希望在于学生,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学生,二者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叠加在一起,两者的目标完全一致。
  2.思想品德教师是教育家长的重要角色。思想品德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外来人员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促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要使家长充分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思想品德教师就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家长的兴趣点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家长从外在力量中意识到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参与的必要性。思想品德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只有思想品德教师具备积极的态度,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才可能畅通,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反对,双方就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做调查研究,了解每个外来人员的家庭状况及需求,并尽力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师要尊重外来人员家长的权利与义务,取得家长的信任,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参与精神,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向家长表明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尽心尽责,并适时适宜地通过孩子,表达对家长的尊重之情。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时,自然就会信任教师,并愿意与之沟通合作。
  3.教育家长的前提是平等。思想品德教师对外来人员家长教育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和谐沟通,强调合作,建立家教相长型的合作关系。家教相长型合作关系表现为家长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仅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更能很好地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家长和教师的目的一致,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甚至是朋友的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的生活、学习造就一个完整、没有阻隔的空间。思想品德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只有平等才有沟通的可能,只有平等双方才不会落入误区,形成扯皮、推诿、渎职状态。我们必须明白,思想品德教师、家庭两者之间的纽带是学生,都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标: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是人类的最高追求。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从人际关系来看,和谐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的重要性。要更好地影响外来人员家庭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之间的关系,明确平等是教育外来人员家长的前提条件。思想品德教师与外来人员家长需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使外来人员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达到“教师用心,家长关心,学生开心”的三赢局面。
  总之,外来人员家长与思想品德教师是一种工作中建立的关系,而外来人员家长、思想品德教师又有一种社会协同、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保持与发展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明确这种关系,对于优化思想品德教师的家庭教育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