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艾华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有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实施情感教育可使学生自觉、自发地学习。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的过程。
  关键词:浅谈;情感教育;思想品德;研究;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0-02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因此,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学的原则最起码有三条:即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
  一、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1.整和教育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七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九年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我们在利用课文教材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我校办学性质特殊,既要肩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更要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证新疆长治久安的政治上过硬的少数民族人才。如讲到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2.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情感 。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材中有许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的精神,在教学中也有许多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老师等,无不牵动和丰富着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使教材、老师之情融会成学生的感情,变成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同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
  二、教师真情相呼,激发求知欲望
   1.教师真情流露,激发学生情感。初中学生都具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他们在学习时,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具体情节的叙述上,不能完全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摆脱具体情节去理解教材的含义和中心,鉴于此,创造一个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接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甚至会使学生与教材融为一体,就好象教材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中间一样,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才深,对文章的理解才透。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如讲到八年级关于的正义这一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关小品“某种学生见义勇为,却身中数刀,险些失去生命。” 就这个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其中正误及对我们的启示。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增强正义感并学会自我保护。
  2.多种方式激励,稳定学生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心扉,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体态语的运用非常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面部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有时一个眼神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因此,当我们看到学生开小差或随意说话时,当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们不要过多地指责或批评,而应该用一些恰当的体态语去暗示,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这样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倾注真情爱心,激励学生进步。任何教师想获得教学的成功,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满腔热情的态度与信心,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用自己的爱心,创设与营造激发师爱的场景,为学生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热情与用心的呵护下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与体验,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树立自信、自强从容的信念,这就充分体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也使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得以升华,使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热情评价,升华师生情感
   本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将有关知识点运用提问的方法,对学生所作出的反映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评价的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呢?
  1.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情感教学植根于教学活动始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因为在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修养,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思想情感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教师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热情,并延伸为对学生的热爱,随时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更注重满足学生心理情感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交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断升华师生的情感基础,为实现师生知情互动、课堂评价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以高尚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教学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同时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有深刻意义。
  3.以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情感评价策略与途径。在实施情感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情感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创造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
  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池,教师对学生的“情爱”就是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作为鱼儿的学生,在无水的池里是无法成长的。没有情爱之花,哪来教育之果?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它沟通了师生思想,协调了师生关系。它具有迁移作用,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果”,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待,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亲近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一已被优秀教师们千百次证明了的真理,在当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中,对我们每个教育者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总之,师生情感交流对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深刻的意义。情感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我们用真情的呵护,情感教育之花将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