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心”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远春

  摘 要: 人文主义心理学和当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受教育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习者。当前:学校教学追求质量,课堂教学讲究有效,营造有效的心理环境对改变课堂教学的无效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与评价,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心理场”,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
  关键词: 心理环境 期盼 对话 合作 评价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心理环境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行为,而有效心理环境形成以后,它就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起到潜在的作用,特别是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干预课堂教学的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为改变课堂教学无效的现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营造有效的心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允许差异,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期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可总有学生不注意听讲;做练习时,总有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默写时,总有学生不能过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是很重要的因素。
  不少教师和家长喜欢只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往往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要求他们发展得整齐划一,凡是不符合那个唯一标准的,就统统当做“次品”。殊不知,课堂教学不是铸造模具,这种违反规律的“唯智教育”,泯灭了孩子追求真理的热情,泯灭了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泯灭了孩子无畏的冒险精神,泯灭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一个聪明灵秀的孩子训练成思维呆板,因循守旧,厌学厌生的庸才,学习的机器。教育者要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扼杀了多少天才?”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一个班级里的几十个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要对每个孩子都一样要求,否则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造成“拔苗助长”。所以,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结束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自主拟一份单元小测试,并做出正确答案。经过评选,选出最佳,给予奖励。这样让他们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想,人与人的差异并不是缺憾,更不是负担。差异需要勇敢承认,需要坦然接纳,需要乐观面对。如果孩子都是预设中的完美,老师都是期待中的完善,人就没有成长的追求,人就没有成功的欢乐,教育和管理就没有资源。是猴给一棵树,是虎给一座山,树立正确的教学期望,这就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利用任务,发展有效的课堂对话
  保罗・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倾听者,“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痛苦”。它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天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提倡将“对话”的课堂还给学生,提倡“任务型”教学,针对学生争强好胜、活泼好动的特性,以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任务”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完成“任务”为根本目的,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文有关知识。
  实施“任务”教学,需要创造一个基于对话的互动的学习课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环境中,以互动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能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语文学习。由于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地主体互动关系,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改善课堂内的心理气氛,营造有效的心理氛围,大面积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的重要的引导者,“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布置一个能使他们感兴趣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聚精会神,主动参与,竭尽所能地为完成“任务”而主动积累、交流,获得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信息。例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窗》时,为了深刻地了解文章主题,我设计了一个对不靠窗病人的记者采访,由设计提出相关问题,如:你在没靠窗前是怎样想的?靠窗后看到窗外原来是一堵墙后,你想对先前死去的病友说些什么?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浓厚的兴趣中,积极认真地去准备,去归纳,直至能上讲台表演。又如,在每一学年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都让学生相互介绍,并用文字表达出来。由于大家都是新同学,带着对交友的渴望,每个人都异常兴奋,学生快速、积极、主动地去开口询问,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任务”,在合作与对话中,培养了应用语文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加强合作,激发积极的课堂教学情感、设置情景,寓教于演
  利用情景、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创设逼真的情境去教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课堂生活化。
  学习是一个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地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才能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开口说,去运用。
  大班集体授课教学,往往是教师控制课堂时间,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即使有活动,也是全班性的,课堂教学整齐划一,集体齐说,学生注意力有时不那么集中,甚至可以说是有口无心的。教师偶尔让一两组上台表演对话,也只能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就全体学生而言,学习效率太低,教学节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被动地接受学习。另外,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所教的内容,教师往往提问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一些害羞的学生或不善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张不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小组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和平台,使学生在小组中倍感轻松、自信。他们不会因为害怕出错,受到同学的嘲笑而不敢参与或产生自卑抵触的情绪。相反,每个人在动机的驱使下,主动发展内在的语言潜力,为实现群体目标贡献力量。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宋定伯捉鬼》为例,我通过多种形式完成了课文整体教学,然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以剧本形式改编故事,并演出该剧。这样学生参与时十分投入、热情高涨。学生主体性得到展现,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把学习当成乐趣,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四、注重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它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信心是人的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途,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并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因此,对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皮格马利翁效应及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让学生“抬起头来”的最好办法就是肯定和赞扬。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领导者,而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和鼓励者。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就连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想学好的心理,只是由于他们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慢慢缺乏学习兴趣,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树立信念“我能行”;要利用表情、手势、目光等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参与和完成课堂活动时,要多使用“好的,你真行,你把老师想说的话说出来了”等激励性的语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马上说:“你错了。”而应说:“请思考完整。”然后面向全班说:“有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一下?”这样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并且留心下一个他能回答的问题,准备再次让他“表现”,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像指纹一样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在让他们回答的时候,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也可以回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仅用一张考卷或一次表现进行评价是非常片面的。”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积极、更自信,从而让学生处于轻松,喜悦,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在和谐的氛围中进步成长。
  语文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心理环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恬静与活跃,热烈与凝重,宽容与严谨等因素和谐统一的“心理场”。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地“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