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微课从设计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过程,微课被视为一种很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本文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提出体育微课开发应始于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规律的设计。提出了体育微课5环节的设计范式。从而为体育微课的设计找出了一个可遵循的路径。让体育微课的设计方案清晰可见。
  【关键词】体育微课  设计范式  动作技能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MOOC视角下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开发范式的研究》(HE3324);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体育与健康(3-4年级)-基本活动>视频资源研发》(17TY0219021ZB)。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18-02
  引言
  体育作为正规教育重要学科以及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人的健康、强健民族体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体育微课某种意义上犹如体育教师的一个替身,将教师所不能为的技术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它也犹如学生的一双复眼,让你能看到通常肉眼所不能察觉的细微或快速的动作要领;它还是一位那从不发脾气的家庭教师,帮助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它还可以是运动爱好者身边的一个私人教练,随叫随到,可以重复上同一堂课,但从不重复收费……
  设计是体育微课制作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体育微课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的过程,而非仅是课程教学设计或视频脚本设计。它应起始于学习者对内容与媒体形式等的心理、认知和身体需求,止于体育微课的可实施方案。本文以动作技能已确定为体育微课设计的前提,将设计划分为需求与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讲形式选择、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设计、媒体素材采集方法设计等五个环节。
  一、需求与目标分析设计
  当前体育学习的需求社会化所体现出的体育学习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形成了正规体育学习、非正规体育学习以及非正式体育学习的多种体育学习形式并存的体育社会化学习形态。正规体育学习的学习目标具有标准化、明确性、系统性、持续性等特征,但有时灵活性不足;非正规化体育学习的学习目标灵活、多样,但大多标准不够明确,系统性与持续性不够显著;非正式体育学习更少有显著的或有意识的目标设定。不同的需求所带来的不同水平的目标,决定着体育微课呈现过程中差异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表达方式、传递节奏,甚至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逻辑等。
  根据三种学习形式的需求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本文将体育微课分为如下类型。即:用于正规学习形式中的预习类、新知识类、复习类微课;用于非正规学习形式中的新知识类、复习类微课;用于非正式学习形式中的兼容类微课。如:用于正规学习的“新知识类”微课,要强调微课“课”的严谨属性,即过程完整、知识与技能表达系统、目标明确。而用于非正规学习的“新知识类”微课,可以主要针对动作技能(单一的动作單元、连贯的动作组合、技战术等)的单一表达。可以说用于正规学习的微课更应该像“课”,用于非正规学习的微课更应该像能表达科学动作技能信息的“示范者”。而针对非正式学习的兼容类微课,在保障动作技能知识的科学性原则基础上,对其表达形式等的设计更加宽泛,包容度更大。
  学习目标以需求设计为前提。需求是方向,目标是可观察、可测量的结果。按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中学习目标分类原则,通常我们将人的学习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动作技能(外显)目标、情感目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认知目标是动作技能外显目标达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动作技能的正确理解,正确的外显肌肉动作是不能产生的。同样有了对动作技能正确的理解,如果身体肌肉组织存在功能上的问题,或神经传导组织存在问题,其动作技能外显目标也不能达成。因此,体育的学习需要认知能力和身体肌肉能力的协同。同时,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人的意志品格、团队精神等的塑造都是以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情感目标的达成体现。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设计
  由于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运动技能基础以及视觉偏好等差异。带来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体育微课的设计,开展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能够保证体育微课更好的适应学习者的基础和学习风格。
  本研究将学习者特征分析设计分为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基础、学习风格。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指向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认知。具体包括:能看懂动作演示、通过口令(解说)和演示能理解动作要领;运动能力基础,指向学习者本身所具备的元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以及日常的运动习惯表现。具体包括:有日常运动习惯,肢体动作协调。无日常运动习惯,肢体动作协调。无日常运动习惯,肢体动作欠协调;学习风格则指向学习者在利用微课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偏好。匹茨堡市杜肯大学哲学博士Diane L.Williams曾指出:没有情绪的参与,学习的效果会减弱。本文针对体育微课画面及画面要素对学习者注意力的影响,根据威特金在学习风格中“场”的论证原理,将体育微课多媒体画面以“场”的要义予以解读。来归类学习者对体育微课学习的学习风格,即:对课程结构的认知风格、对画面结构的认知风格、对讲解形式的认知风格、对讲解声音的认知风格、对动作呈现形式的认知风格。对课程结构的认知风格包括:更容易关注有故事情节贯穿的课程结构、更容易关注有竞赛情节贯穿的课程结构、更容易关注主题直接的课程结构。对画面结构的认知风格包括:更容易关注1-2人的讲解或示范画面、更容易关注多人讲解或示范的画面、更容易关注演示与同期声同步的讲解。对讲解形式的认知风格包括:更容易关注有项目或运动场景的画面、更容易关注结构简单的画面、更容易关注有字面的画面。对讲解声音的认知风格包括:更容易关注有同期声的讲解、更容易关注标准语音的画外音的讲解。对动作呈现形式的认知风格包括:更容易关注动作的整体性、更容易关注动作的细节、更容易关注动作的原理性。   三、主讲形式选择设计
  本文以主讲形式选择进行分类的原因在于主讲是否出镜直接影响后续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设计、媒体素材采集方法设计。主讲出镜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对其语言能力、声音与形象等因素,以及是否有助手、助手的相关信息也需要掌握并予以设计,以为接下来的媒体中对画面、声音等的整体设计以及技术处理决策提供依据。主讲出镜包括边讲边示范、只讲不示范。主讲不出境又包括有示范者和无示范者。上述主讲形式的选择最后要落实到出镜者的语言能力、气质、身高、性别等影响画面因素的问题。另外,在无示范者的设计中,要考虑素材的来源和类型。
  四、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设计
  1994年克拉克通过实验证明,媒体效应从来不能与方法效应截然分开。多媒体呈现的设计解答“如何设计促进学习者理解的多媒体呈现,而不是哪种媒体最有效。” 柯兹玛也有着同样的论述“把研究中心从媒体是方法的传递者转移到媒体和方法是学习者知识建构和意义获得的促进者”。本文中所确定的体育微课设计中的画面呈现与策略设计环节即是媒体类型选择与表达方法的融合性设计环节。所要回答的是:选择什么类型的媒体,以什么样的方法呈现内容,使体育学习达到有效。
  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设计中,在多媒体选择过程中需要遵从目标控制原则、内容符合、对象适應、最小代价、共同经验、多重刺激、抽象层次等原则。在多媒体画面构成中,要遵从多媒体学习原则。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个体差异原则。在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的设计中包括了画面内容媒体形式设计、缓慢整体构图布局设计、播放方式设计、标注方式设计、画面保持与切换设置。其中画面内容媒体形式设计包括:视频、动画、图片与文字。其中各个媒体形式又根据适合体育学习的类型进行选择。画面整体构图布局包括:是否采用嵌套画面(小窗口)、主体位置及运动区域设定、字幕或文字说明在画面中的位置。二播放的设计包括速度的确定、停顿的设定、重复的设定。标注的设计包括标注的形状、线条与颜色、出现形式等。画面保持与切换需要确定保持时间、切换方式对保持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等。
  五、媒体素材采集方法设计
  基于上述四个环节的设计成果。素材采集方式设计要完成媒体素材的采集方法确定。具体设计仍然是针对视频、动画、声音、文字等的设计。其中视频设计需要确定的主要要素有景别、机位、场地、光线等。动画设计需要确定的主要要素有动画的维度(二维、三维)、时长、风格等。图片的设计主要确定的要素有是否首次创作实景图、是否首创绿背图、是否收集的素材图,而进一步要确定的则是图片的尺寸、分辨率等属性。声音的设计需要确定的是背景音乐的选择,同期声解说还是画外音解说,是主讲声音还是非主讲声音。文字的设计需要对文字的位置、字数、字体、字号、颜色等需要进行确定。
  小结
  本文针对体育学科的知识特征提出了体育微课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包括需求与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讲形式选择、画面呈现方式与策略设计、媒体素材采集方法设计等五个环节在内的体育微课设计框架,并细化了各个环节中诸多要素的设计标准、要求或方向。从而为体育微课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使体育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方法并逐步走向相对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理查德·E.迈耶[美].多媒体学习[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2]A·Sousa David[美].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M].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10):88-92.
  [5]张艳红,钟大鹏,梁新艳.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03):24-28.
  [6]洛林·W.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齐芳(1965.12-),教授,硕士,天津体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0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