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活”的特性,通过视频的模式极大程度上的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对微课程的应用和研究也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适应整个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
  当今时代,移动网络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短”“小”“精”“活”的特性,通过视频的模式极大程度上的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对微课程的应用和研究也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适应整个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为探讨初中语文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策略、内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一、要充分体现微课“短”、“小”“精”、“活”的特点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流程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课程的学习,此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对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对一些零碎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利用,对一些短小的学习视频进行学习。所以要求教学设计一定要严格时间规定,不能为了讲清某个知识点而延长时间,讲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微课程的优点是不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用短小的微课程视频,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微课程时,选的背景图片和整体结构都要与所讲内容相适应,都要满足看和听这两个主要的功能,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可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都会有所影响和干扰。当然,作为贯穿整个微课程的要点,微课程的语言设计标准也很重要,因为语言对整体构架起着支撑和连贯的作用。微课程中所应用的语言不但要流畅、规范的普通话,而且还要简短、精确,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我们知道,优质的微课程,不但对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也大有助益。
  二、微课设计要体现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内容
  微课程在讲解初中语文重难点知识时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微课程的方式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分析以及删选重难点知识。在对语文课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并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再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并科学选择适合学生巩固和学习的知识点,从而确保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例如,在选择用微课程方式讲解古诗文《桃花源记》时,可以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古诗文教学不应该单纯注重文章的翻译,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古诗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认识,这样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也会更具针对性
  三、微课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俗話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微课的设计还要体现学习的趣味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是循规蹈矩,比较单一,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甚至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微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设计时,都会将其课件与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就像小游戏一样不断吸引学生观看,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一段音乐,在课程开始为学生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比如教师在对《苏州园林》这一文章进行讲解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而且也未曾对园林景观形成一种明确的概念,导致其无法理解课文中的所描述的美,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将苏州园林的色彩、风格和整体景致向学生进行介绍,就会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趣味十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程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一定要转变观念,体现微课应有的特点,注重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梳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微课的设计与操作》张仁贵主编世界书城出版社
  [2]《设计好微课》胡小勇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