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连琦

  摘要:多媒体,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们欣喜地发现,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突破了重、难点。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作用
  
  多媒体,这一凝聚着高科技的产品。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现代教学技术正势不可挡地迅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教师们欣喜地发现,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突破了重、难点。
  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论述来实现的,其特点是阅读、感悟、联想、贯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来激发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个性张扬,从而提高语文素质;让学生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形象的事物,只有那些语文素质较好的学生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会对语文课感兴趣,而大多数的学生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因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自从应用了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则是调动了全班所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他们对语文课堂感兴趣时,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讲了,也会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一节课很快就会过去。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它集声、光、影、色、字于一体,具有形象、生动、逼真、直观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其优越性日益显示。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语文中写作训练是关键,是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例如我的“音乐作文教学”以音乐创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然后构思可以是一幅图,或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或是一件难忘的往事,最后进行口头作文,在短时间内让思维配合音乐,让音乐调动思维,动与静结合,情与景结合,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学会了快速构思,又进行了说的训练,思考与表述达到了有机的融合。同时那些悠扬的曲子,那些质朴的不失童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潜移默化的进行着。
  通过“音乐作文”这一模式的尝试,我想多媒体对于作文教学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在音乐作文的基础上我又继续拓展:将投影仪、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引入作文教学,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在音乐声的流淌中,在学生脑子定格。由看图说话到看图构图再说话,再到看图构图写文章,看似简简单单的三个步骤,可对于学生来说确是思维的一个又一个飞跃。比如在上朱白清的的《春》这一名篇时,我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春天的景象,然后把画、声融合成一幅春天的图画,用幻灯片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最后再进行课文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比较和提高的过程。一节课下来,我惊奇地发现,连平时那些不爱说话的、语文能力较差的同学在音乐的流淌间,在文中词句启迪下,也能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勇敢地站起来用文字去“画”,而且“画”得很好。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这个作文教学方式正是使学生登上两“梯子”,使学生的构图作文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的提高过程。而我认为一堂具有形象性、启发性、情知性三个特点的作文课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几年的尝试,我欣喜地发现,从潦潦几字不知所云到文笔流畅、立意深刻,学生的作文水平已有了很大的的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于是在继续摸索作文教学新模式的这条路上。我更有了干劲。同时我也在不断尝试运用更好的电教手段使写作训练成为一种兴趣能力的培养方式。
  古往今来,诸多文学家都遵循这样一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家。”而我经过长时间作文教学的探索,发现“脑中有画,笔下方有文,画文本一体。”无论是故事也好,还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好。都有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物,那么用画笔一样也能勾勒出它大致的轮廓,写文章只不过是给这幅简单的画添枝加叶,增加色彩。写事记人的文章如此,写景状物的文章更不必说。而想象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模式则成了一支最好的画笔,它更便于学生在构图写作的同时添加一些更有新意、更有韵味、更深刻的东西,让文章更充实、更有尝试。而这支画笔恰恰是潜藏在学生体内尚未被他们自己挖掘出来的“金子”。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准备,我大胆地将电教媒体的选用投向了电脑,目的是使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点,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激情,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运用数字投影仪能接驳计算机,使幻灯片的放映更清晰,效果更好。但如何让电教媒体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联想与想象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快速构思,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成了这节课的重难点。我便利用课余时间,从因特网上,更多的则是从自己的大脑里摘取一幅幅色彩明快、卡通式的画片通过“PowerPoomt”这一专业多媒体演示软件,制作成动画多媒体幻灯片,并辅以音乐,让画面由静到动,用动画调动思维,让思维配合动画。如从雪花――雪人――雪人活了――在快乐的圣诞之夜邀请所有失去亲人的孩子和雪人跳舞;从雨点――大雨――伞的海洋――伞下爱的空间,动画卡通图片带动学生产生一连串联想和想象,在学生不断想象联想的过程中,与图片有关的音乐不断轻轻响起,让学生从老师利用电脑制作的多媒体幻灯片的闪现中,想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在美丽图画的流动中,在动与静、情与景的有机融合下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表述到有见解、有主张的议论。于是经过教师总结、点拨,学生“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一篇叙议结合的作文很快成功了。
  由此,我惊奇地发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魔力。
  
  一、以“媒”致趣,其趣无穷
  
  常规教学当然也可以利用学科、教师本身的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进行语文教学将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由于绝大多数师生没见过景泰蓝工艺品,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只能空讲,学生则很难产生情趣。如果利用电脑软件――三维动画片,景泰蓝及其制作的六道工序将直观地活现在学生眼前。
  
  二、借“媒”释疑,疑迎“媒”解
  
  多媒体的运用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学生往往各执一辞,争议不休。如果让学生观看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的表演(电脑软件或VCD提供课本剧片断),这个问题就迎“戏”而解了。
  
  三、依“媒”设置。情境交融
  
  电教媒体在再现形象方面独具优势。如果在教学时根据需要依“媒”设景,则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境,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于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时,利用电脑软件(或录像)展现“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的“奇异”的梅雨潭的绿。这一幅幅画面形象逼真,让散文的神韵出神入化地感染学生,学生的情思自然会飞向文学的自由王国。
  
  四、凭“媒”启智,驱遣想象
  
  媒体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警察和赞美诗》一文的苏比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惹是生非以求被捕进监狱度冬?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监狱是流浪汉的天堂?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与苏比的处境遇然不同,对苏比的思想行为难以理解,只有通过想像来架起理解的桥梁。如果将本文课本剧的第一部分进行加工:留图像、消原声、配字幕(课文第一部分原文),在课堂上让一两位学生根据字幕有表情地朗读,学生通过看(看图像)、听(听朗读)、想(联想、想像)。就能找到苏比想进监狱的原因,理解“苏比所处的美国社会是比监狱更糟糕”的“穷人的地狱”,进而把握文章“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本质”的主旨。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省时、快捷、高效,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教育信息量,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