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育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丽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关注学科、关注教学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儿童文化”。
  
  一、夯实基础,重视基本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掌握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屡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是:拼音不规范,错别字多,书写糊涂导致失分十分严重。小学阶段的拼音、识字、书写还有待加强。要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字,多懂得一些词,多掌握一些句式,会谋篇布局,能写出文通字顺的一般应用性文章。这是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字一音,一笔一画都要认真指导好,让学生书写好。小学课本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去记忆、去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
  
  二、重视教学的思考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课要促进真正的语言能力,还需指导学生真正动脑筋,使之正确阅读,正确思考。阅读教学或阅读活动的整体就是“锻炼思考”。计算机时代,教学教育还需改变它的侧重点,而更加集中注意于发展那些计算机无法做到的技能。具有优先权的则应是开发创造力和全方位思考力。培养思考力,从小学开始就是很重要的。
  
  三、拓宽知识面,抓好课外阅读
  
  “不要只读文学书”,“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语文课不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联系社会生活教学,就会有丰富的充实的内容,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
  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不能说不广,但往往是从电视中获得的较多。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古今中外的名著,二是有名的唐诗宋词,三是童话寓言。俗话说,“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作者单位: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