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更多地体现宽容和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国平

  初中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关注初中教育,加强初中教育,从长远来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初级中学的管理者应通过与教师的心灵交流,体味教师工作的艰辛,在管理中更多地体现宽容和理解。
  宽容和理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对于和谐社会人们耳熟能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样,构建一个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与人为善、互帮互助、遵纪守法的和谐校园,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初中生中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冷漠,动辄聚众以暴力解决纠纷,公德心、公益心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校校风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造成以上现象有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无须赘言。如果从学校教育角度看,在对待学生方面,我们是否更多地强调了纪律量化,以严格的校规、冷冰冰的数字来约束、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创设一个被信任、被尊重、被宽容和理解的教育氛围?一个充满信任、尊重、宽容、理解的教育氛围,可以培育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培育学生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而不是冷漠与暴力。这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教育氛围需要学校管理者:来培育。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如果校长与教:师多些交流少些官僚、多些沟通少些误会、多些热情少些冷酷、多些鼓励少些指责,那么教师从校长那里得到的就是更多的信任、尊重、宽容和理解,进而,学生也会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信任、尊重、宽容、理解。这是教育的延伸。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这种教育的延伸。
  宽容和理解是人本管理的需要。一所学校要实现校长的办学思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靠的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激情需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思想是由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来的,其思想内容是:以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组织的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组织的高效益。其核心说到底,就是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导。管理最首一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对学校教师所需要的东西有所了解。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一般的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安全需要是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社会需要包括友谊、归属及接纳: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主、认可、关一注等,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发展、实现理想方面的需要。然而事实上,对教师需要的渴求,能给予完全的满足是不可能的。当校长从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时,教师往往会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慰藉,这种精神慰藉可以使教师的需求得到部分满足。而当需求得到部分满足时,教师会将其化为工作上的动力和激情,高效地去完成既定的任务和目标。
  宽容和理解,需以合理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为前提。制度即规范,学校制度不仅规范着教师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教师的习惯和意志,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没有严格的管理,是不可能造就一支有良好行为习惯,有良好工作作风且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离开制度,离开严格的管理,所谓的宽容和理解将是一种放纵,是一种无原则的迁就。好多事实表明,有的校长疏于严格管理,而过分地强调气量、不计教或不追究,导致赏罚不分,队伍涣散,工作效率不高。宽容和理解与制度、严格管理应是教师管理的辩证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片面的。总之,合理的制度加人文的关怀,是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化、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艺术化的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