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现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转型,为了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进行了较少学时下土木工程专业体现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的进行了探索。最后,根据试点班级的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与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地方本科 结构力学 趣味性 应用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精神的指导下,为了适应院校教育转型,我校重新修订了教学培养计划,土木专业《结构力学A》授课学时由80学时减少为64学时,使得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结构力学作为土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好结构力学至关重要。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是关键。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如下六个主要问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结构力学》大都存在畏难情绪,学习仅停留在被动接受上;对作为《结构力学》重要基础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一知半解;每年考前背题记答案等机械性应付现象频出,且卷面不及格率居高不下;考研的学生对历年结构力学部分的题目感到困惑,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结构力学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待加强;师生间缺乏足够的互动。为了切实解决或缓解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了夯实结构力学基础知识,拓展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改革势在必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改革旨在结构力学课程趣味性和应用性方面下功夫,实现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增强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培养具备扎实力学基础的“现场工程师”。针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1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1.1教学大纲微调整指导教学
  通过在一些应用型本科土木类院校中进行结构力学教学现状的调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撰写新中英文大纲和植入课程设计的教案。如在学习易懂的内容时,增加课堂讨论环节,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结合工程背景展开讲解。了解微课程和试题库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特点及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优势与劣势针对课程知识主线,优化结构力学课程内容,制定更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
  1.2课程和课堂组织设计主导教学
  将课程和课堂组织设计首次植入课程教案。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即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课堂组织设计,主要包括课堂组织形式(如增加课堂讨论)、课堂讲述内容、时间控制、课堂纪律及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等。
  2微课程助力教学
  以微课程为载体,突显多媒体优势,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方式将课程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展现力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以此为资源建设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使微课程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助力。
  制作与推广微课程。微课程主要形式:PPT式视频和讲课式视频,视频时长5-10分钟。依据课程难点与重点,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确定选题;制作视频等影音资料,并以此为资源建设课程微信公众平台。
  3专题讲座补充教学
  鉴于学生对实际工程知之甚少,每学期邀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结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该专题讲座有别于常见的学术报告,讲座遵循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针对结构力学课程知识主线上的重点内容,就其工程实例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展现力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使为结构力学量身定做的专题讲座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
  4模型设计实践教学
  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为增强结构力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識,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依托,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举办结构力学模型大赛作为实践活动,通过增加素质学分的方式大力支持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对结构力学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5试题库建设检验教学
  教学改革是否能到达预期的效果这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根据教学大纲,针对每个知识点拟题,题型要多样化,实用化。考试试卷通过从试题库里抽题组卷形成,大大降低试题的重复率,规避以往学生考前背题记答案得机械性应付。考后认真进行试卷分析,根据失分情况,分析失分原因。
  最后,根据试点班级的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与时代的要求,使学生更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竞争力和本领。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些是笔者在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各位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提高创新能力引导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项目。
  作者简介:贺丽丽,(1980-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