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损伤机制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增伟

  由于武术运动员一般都是从儿童期开始接受训练。受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加上武术动作固有的特点,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容易造成运动积累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损伤,肌肉、韧带扭拉伤,疲劳性骨膜炎分列前三位。
  
  一、武术运动的主要特征
  
  首先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在传统武术训练中,形神兼备首先表现为对习武者的生命本体要求。形指包括躯干、四肢以及筋骨皮等的外在形体构成,神指包括精神、意识及精气等的内在生命主宰。如果说形神兼备是传统武术提出的一个训练要求,那么习武中的内外相合则是实现形神兼备这一要求的不二法则,是为习武者指明的从形体到精神,以及从技术到意识全方位的训练之道:武术具有攻防技击性。组成武术套路运动主要内容的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都有不同的技击特点和攻防规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分布在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这几方面,其中受伤率最。高的踝关节其主要原因是专项素质差和技术动作不正确,列第二的膝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负荷过大,列第三的腰肌也是因为局部负荷过大。
  
  二、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的主要分类
  
  1.肌肉拉伤的发生机制。
  在武术训练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些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状态,这就为肌肉拉伤提供了内在条件。在完成各种动作时,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或突然被动地过度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都可能发生拉伤,如在做“压腿”、“劈叉”、“踢腿”练习时,如果突然用力过猛,就可使肌肉韧带过度被动拉长而发生拉伤。
  
  2.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俗称伤筋。现代医学称之为软组织损伤,是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韧带损伤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暴力,由于外力的打击、挤压或肢体筋肉可发生急性损伤:负荷过大。因职业关系。经常在单一姿势下进行过久或过剧烈的运动,虽无外力打击,亦可使局部筋肉组织受累而致伤,这类损伤是由积累性外力所造成的。还有技术动作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索等。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方法
  
  1.加强训练,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不仅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力量性的桩功,柔韧性的腰腿肩臂功。灵活性的跳跃功,以及身体抗击打的承受能力。实践证明,刚从事训练的运动员,由于专项能力差,容易引起损伤,即使是从事多年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较长时间中断训练后专项身体素质下降,再参加训练也容易引起损伤。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身体训练,提高身体的能力和专项素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科学地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过大,机体负荷过重,容易使局部发生疲劳,使运动能力下降而发生损伤。运动量过小,身体机能得不到超量恢复,而不能适应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必须遵循运动训练规律,针对身体状态进行科学安排,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减少伤病的发生。
  
  3.作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保护与训练。
  无论是训练或比赛均必须作好充足的准备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韧带弹性增强,充分调动内脏器官的活性,提高运动的应激能力。特别应强调加强身体薄弱环节的准备,如腰部活动,股后肌群、胯关节活动。武术运动的易伤部位主要有肩、腰、膝、胯、腕关节等部位的肌肉和韧带:散打主要有腕、肘、膝、腰、躁以及头部和胸腰部,因此必须注意加强训练。提高其柔软性和灵活性,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以达到柔而不软,硬而不僵,协调一致的动作要求。
  
  4.加强自我医务监督。
  运动训练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医学、卫生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对新队员的选拔,要仔细进行身体检查。对老运动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问题,早防早治。自我检查监督还可以采用测肺活量、称体重、测最大握力等方法,根据其差异来进行判断和调节。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