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静

  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的做法,用经验总结法归纳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开展新教育,转变师生角色,寻求师生间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探究,取得了一些效果。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真正的师生互动必须是在同一个相互平等、公开公正的平台上展开的。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即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关系,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只有平等参与,双方交流,才能相互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进行互动。所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就要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与学活动,讨论新型课改理论课题,探索科学知识奥秘,共同形成平等探究的意识,
  如何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刻领悟,努力实践。其实,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中心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刻含义。
  师生互动应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变“接受”为“自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开展互动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质疑解难、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因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在讲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教师的“导学”可以从实验人手,实际操作或演示就可立即得出结论:圆锥侧面展开图就是扇形,此扇形的弧长正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这种演示“导学”既直观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并易于接受。学生“自学”,老师演示,再让学生阅读。然后自行解决课本中问题。知识点明白了,思维也锻炼了。所以,改变课堂教学的“传递式”为“互动型”课堂便是师生双边活动最佳捷径,也是师生互动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其实也就是师生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现场直播”,而不一定非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什么,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什么;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而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启发式”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撞击学生的探究心灵,尽量创设问题,启发学生质疑,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解答,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