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兴观群怨”新解摭谈文本的多元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志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的姚斯、伊瑟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文学理论,它突出强调文学作品读者的接受活动的决定性意义,强调接受过程乃是审美价值效果实现的过程,同时,还研究读者接受对作家作品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于是人们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当作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而奉若神明。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言必称希腊”,我们的老祖宗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上早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指明了方向,比如明末清初的王夫子对“兴观群怨”的新解,并有如下启示:
  ①不同的读者对于具有兴观群怨的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爱好。②对于同一个具有兴观群怨的作品,不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艺术感受。③具有兴观群怨的作品,虽然允许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允许“井画而根掘之”,即不允许牵强附会的“曲解”。
  我们说多元有界,多元解读提倡学习者走出文本解读固定、死板僵化的局囿,但并不意味着读者天马行空、信口开河、我行我素,而是必须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底线。阅读对话理论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阅读是一个学习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是对文本的阐释和反映,学习者与文本(作者)是双向互动的、互为依存的。
  一、以本为本,品味语言
  阐释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文本的解读是一种再创造。作为文本背后挖掘的二度创作的解读,必须以原创造即原作为基础,必须从客观真实的文本出发对文本做全面整体的把握来保障解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只有首先“入乎其内”,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做到朱自清先生主张的“设身处地的看人”,即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同时也要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如此方能真正“出得其外”,进行有距离的观照,对文本作个性化的创造性解读,收获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尊重原作既能帮助我们读懂原作,又能帮助我们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原作。且以《孔乙己》的主题思想为例。长期以来人们众口一词认为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害,其实只要沉静地细读原作,你就会发现,鲁迅固然在《孔乙己》中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害,如孔乙己的“满口之乎者也”,他不肯脱下的又脏又破的长衫,他的“窃书不能算偷”,“茴”字的四种写法等等,但鲁迅在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却是人们对孔乙己的不人道的态度:丁举人家把他打折了腿不说,酒店的掌柜,酒客中的长衫帮、短衣帮他们不是拿“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块孔乙己最疼的心病来当众伤害他,就是拿“你怎么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这最使孔乙己难堪的隐私来当众侮辱孔乙己,乃至最后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全镇的人都说不清楚,因为人们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这看似不通的措辞中蕴藏着鲁迅的极大悲愤:谁都没把孔乙己的死活放在心上,谁都漠不关心。细细品位《孔乙己》全文,你不难发现,批判人情的冷漠才是作品的真正主题。因此,解读文本首先得尊重文本,读懂文本,然后才谈得上再创造。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来就成了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的为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文学外部规律研究法。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朱熹云“观其言,则不可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既观其言,又观其事,准确了解作者才能科学解读文本。章学诚在《文德》篇中讲到了中国史上有名的一桩公案。他认为陈寿、司马光、习凿齿、朱熹对曹魏与蜀汉谁是正统的看法其实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的,读者若要批评他们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批评古人要“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就是首先要“知人论世”:“是则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存在决定意识,罗丹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貌,这是艺术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鲁迅也认为“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否则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因此,科学的解读还应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立场、创作心理、社会时代背景。因此,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创作动机,才能先得诗人之意,然后以所得之意逆诗人之志,这样方能比较科学地解读作品。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