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新玲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围绕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向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桎梏课堂气氛。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坡度,就是设计提问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记载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难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同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学生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振作精神,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提问要掌握好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而定。因为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通过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入追问,避免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总之,提问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引导下设疑、质疑、析疑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只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提问中的主体地位,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思维不断受启发,知识不断被深化,学生进而在学习上由量的积累升华为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从而进入“有效教学”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