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反弹道导弹与《反导条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于6个月后退出1972年美苏签订的《反导条约》,从而为美国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扫除了障碍。从历史上看,导弹防御系统曾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一部分,而不是和平的橄榄枝;《反导条约》是美苏关系缓和,遏制军备竞赛恶性发展的重要条约,后来更成为国际战略稳定的基石。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势必对国际军控进程和战略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反导系统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产物
  
  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战后到1949年,在这个时期美国垄断了核武器,苏联加紧核武器研制,并在1949年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个时期美国仍然使用战略轰炸机来投放原子弹,所以不存在反导的问题。从1950年到1962年,双方竞争的重点放在了原子弹的发射手段上,也就是导弹技术的竞争上,导弹防御问题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苏联1957年先后成功发射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媒体叫嚷美苏之间出现了"导弹差距",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次年,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奈基-宙斯"反导系统,1962年首次试验获得成功。由于该系统一次只能拦截一枚来袭的导弹,且目标识别能力较差,没有太大的实战价值,不久就被束之高阁了。从1963年到1972年,双方竞争日益激烈,竞争领域从进攻性战略武器扩展到了武器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上。1962年,苏联抢先一步在莫斯科附近开始部署"橡皮套鞋"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战意义的反导系统。它包括8个综合设施,每个设施有16个发射点,装有ABM-1反弹道导弹。ABM-1的射程为640公里,加上3个外部雷达设备,使该系统可以覆盖数千平方公里的地区。美国则在"奈基-宙斯"反导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相控阵雷达技术,发展出了新一代的"奈基-X"系统。该系统60年代中期拦截试验获得成功,1967年美国将其命名为"哨兵"反导系统,并开始部署。"哨兵"系统以"斯帕坦"导弹在650公里高空拦截来袭弹头,然后以"斯普林特"导弹在30公里上空拦截漏网的弹头,据说它可以保障美国25个城市的安全。尼克松上台后,将"哨兵"更名为"卫兵",部署在大福克斯洲际导弹基地附近。至此,美苏两国都拥有了第一代的反导系统。
  
  美苏关系缓和促生了《反导条约》
  
  美苏两国的核力量经过60年代的疯狂扩张,到60年代末两国达到了一种"恐怖均势"的状态。苏联拥有1300枚陆基洲际导弹,美为1054枚;苏联核弹头数量为1250枚,美国为4050枚,但是苏联核弹头的爆炸当量却胜过美国一筹。双方都可以将对方毁灭十几次,但这时核武器的实用性反而降到了最低点。因为无论哪一方先发动攻击,最终只会导致同归于尽,无所谓胜利者与失败者。同时,由于美国穷兵黩武,发动越南战争,在印度支那半岛的丛林中泥足深陷,国内反战运动高涨,为了保存实力,美国需要进行战略收缩。尼克松1969年上台后,对苏联采取以谈判代替对抗,以缓和代替冷战的策略。而苏联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有求于西方,希望自己二战后在东欧所获得的利益能够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还企图在和平面纱的掩盖下,向第三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1971年的苏共24大上,缓和被定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
  反导成为美苏关系缓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话题,这是因为:第一,反导技术还不成熟,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导弹技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上,反导系统只能以核爆炸的方式摧毁来袭的单个弹头,不能同时拦截大批弹头,在分导式导弹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防御性武器耗费昂贵,作用不大,并有造成污染、干扰通讯等缺陷。第二,美苏实际上都接受了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为了限制进攻性核武器的发展,有必要在导弹防御方面有所约束。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是以进攻性武器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相互遏制体系,部署反导系统势必打破双方核力量的均衡,导致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
  1972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赴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签署了一系列的军备控制条约,在军控界被称为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性武器条约,其中就包括《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反导条约》共16条,其主要规定有:在以各自的首都为中心半径150公里内,双方可部署不超过100枚的反弹道导弹及6部反导弹雷达;在一个半径为150公里的洲际导弹基地附近,双方可部署不超过100枚的反弹道导弹、2部大型相控阵反导弹雷达和18部较小的反导弹雷达;可以对反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现代化和更换;不得研制和发展海基、空基、天基或机动陆基的反导防御系统或组成部分,禁止使普通的防空系统具有拦截战略导弹的能力;禁止向其他国家转让受条约限制的反导防御系统或组成部分,更不允许在本国领土以外部署反导防御系统。条约无限期有效,如缔约一方要退出条约,须提前6个月通知另一缔约国,并解释退约理由。1972年10月3日,条约生效。12月27日,美苏为了促进条约的实施,成立了常设协商委员会。由于反导系统的有效性受到广泛质疑,美苏在1974年7月又签订了《反导条约补充议定书》,规定将原先允许的两个战略反导基地减为一个。苏联承诺不在其洲际导弹发射场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或组成部分,而美国则承诺不在其首都地区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或者组成部分。
  从《反导条约》生效之日起,它就一直被称为美苏在整个冷战期间最成功、也是惟一对限制美苏战略力量疯狂竞赛起过实质作用的军控条约。它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美苏在军备控制方面所达成的基本共识。一、双方都承认了"确保相互摧毁"是国际安全的前提,也就是承认了对方威慑自己的权利。二、双方承认了对方在军备上的平等权。所以《反导条约》除了有限制军备竞赛向反导领域扩展的意义外,还是美苏两国战略稳定的基石。正是有了这两点共识,美苏才陆续达成了《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中导条约》、《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一系列军控和裁军条约。在冷战期间以及冷战后,两个超级核大国的核战略平衡对于国际格局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所确立的军控体制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如中国政府1992年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核不扩散机制的签约国不断增多。1996年,《核禁试条约》通过,人类又向理想的无核世界迈进了一步。
  
  美国单方面退约不利于全球战略稳定
  
  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美国政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条约派"认为遵守包括《反导条约》在内的军控条约有利于限制军备竞赛,可以最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实力派"认为美国实力强大,可以自行其是,不必拘泥于条约的约束。20世纪80年代,"实力派"的代表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也就是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与《反导条约》的规定明显抵触。随着冷战的结束,前苏联社会制度的转变和军事实力的下降,美国国内"实力派"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维持"相互确保摧毁"的恐怖均势状态了。他们想建立一个攻防兼备的核武系统,确保自身的安全,并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核武器对所谓的"流氓国家"进行打击,从而最终建立一个美国独霸的国际秩序。克林顿上台后,宣布终结"星球大战"计划,代之以"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而要实施导弹防御计划,势必与《反导条约》发生冲突。第一,美国的全国导弹防御系统违反了条约的第一条,即禁止建设全国性的防御系统的规定。第二,1974年《议定书》规定只能在本国修建一个反导基地,美国为了将全国保护起来,必须建设两个反导基地,一个在阿拉斯加,另一个在北达科他。第三,美国还要发展海基、空基、天基以及陆基移动式导弹系统或者组件。第四,美国在反导基地部署的导弹数量肯定要超过反导条约所规定的每个基地100枚的限制,在每个基地它至少要部署125枚。第五,美国建设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不仅仅是用来保护本国的战略导弹发射基地的,违反了1974年《议定书》的规定。
  国际社会对此极为关注,1999年和2000年第54、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强调《反导条约》作为维护全球和平、安全和战略稳定的基石,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继续具有重要意义;破坏条约的行为影响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利益。决议呼吁缔约国全面和严格遵守条约,不部署和不转让保护全境的反导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支持国际社会根据有关事态的发展,作出进一步努力,捍卫《反导条约》的不可侵犯性和有效性。俄、中等国也曾多次表示,《反导条约》对于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和本国利益都至关重要,不容放弃。但是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取得第一阶段胜利的情况下,利用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宣布了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的决定。国际社会普遍予以批评,即使美国的盟国对此也不以为然。
  长远来看,美国退约将对国际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第一,摆脱了《反导条约》的约束后,美国将加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按照布什政府的核战略,美国一方面要把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成为核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核武器的实用研究。如果说以前的核武器主要是用于威慑的话,当天网建成之日,美国将会更大胆地将核武器用于实战。换言之,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加大了。第二,美国是国际军控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它自己出尔反尔,在条约对自己有利时拼命维护,无用的时候就弃若敝屣。这种极端的利己行为将损害其信誉,军控事业也将因此陷入一个低潮。第三,《反导条约》的基础是相互威慑,冷战虽然已经结束10年,但威慑仍然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必不可少的手段。美国宣称在后冷战的时代应该用相互确保安全来取代相互确保摧毁。但现在新的战略平衡还没有形成,由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引发的冲突仍然是此起彼伏,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日益嚣张,各国之间并没有完全的信任。在这种条件下,美国抛弃已有的原则,发展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其他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势必也要起而仿效,还会加强反导系统的突防研究。全球军备竞赛的危险再次浮现在世人面前。
  【收稿日期】2002年3月
  【作者简介】郭晓兵,男,1975年生,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毕业,法学硕士,现主要从事军控、军事战略研究。
  【责任编辑冯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6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