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话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些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 语文课堂 灵活运用
  
  真正的“对话式”语文教学体现的是对话者间精神的融合、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一、“对话式”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
  
  1.“对话式”语文教学表现为学生之间的对话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是教师的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而“对话式”语文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促进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自找搭档,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以肢体、神情、动作再现“舟上”的情景。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而是让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观察与比较中师生共同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2.“对话式”语文教学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这时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较有发言欲、表现欲,一堂灌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磨灭发言欲,到了初二初三就没有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以《百草园》为例,有的学生去过百草园、三味书屋,他们非常愿意将他们所见所闻与大家一同分享。把话语权给他们,他们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结合文中鲁迅的介绍,学生以自身的眼光、童心去注视那个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不仅课文更宜于理解,学生还会自主地用探寻的目光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乐园。
  
  3.“对话式”语文教学表现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文本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把语文教材当作主体,促使学生与它的直接交流与对话,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领悟和感知代替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对于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二、“对话式”语文教学的灵活运用
  
  1.教师要动员学生全体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注重了个体而忽略了大众,往往较多地呈现为老师一人言或一问一答的形式,“对话式”语文教学则创造了让全体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的机会。全体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全体的合作,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通过合作,能够将个体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全体的认识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掌握合作艺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利用集体的教育因素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2.教师要善于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
  话题确立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进而影响到对话的意义。话题的设置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话题可以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给学生以发挥和拓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要善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另外,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只有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地整合,才能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随着对话的深入,又往往会产生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对话。语文学科实施“对话式”教学,有无限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潜力,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最能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对话的创造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让“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4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