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第二课堂”的兴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开始把课本教学之外的学生实践活动叫做“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地位,促进了素质教育,但也与“课本教学”产生了许多冲突。因此,它历史地涅磐于“新课程改革”之中。
  【关键词】第二课堂 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开始把课本教学之外的学生实践活动叫做“第二课堂”,并致力发展它。有许多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第二课堂办公室”、“第二课堂活动中心”等。“第二课堂”也曾一度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感兴趣而去研究它。
  其实“第二课堂”源于“课外活动”,但是由“课外活动”到“第二课堂”是一个明显的进步。首先,名称的更换提高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地位。虽然二者都是以实践活动为主,但“课外活动”的含义说明它只是“课本教学”的辅助与补充,有“敲边鼓”、“打外围”之意,而教学的“中心地带”则是课本。“课本教学”堂堂正正地在课堂里进行,而“课外活动”是不够格登堂入室的。“第二课堂”即“另一课堂”,它是能与“课本教学”相提并论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把学生的实践活动由课外的“游击战”提升为课内的“正规战”,只不过它的“课堂”不是局限在传统的“教室”里。
  其次,“第二课堂”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比“课外活动”更有规模、有体系,因而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丰富了学习内容。“第二课堂”的课堂是无墙界的,活动的触角可以伸进工厂、田野、海洋、星空……,教师可以是各行各业的人。许多实例表明,改革了“课外活动”为“第二课堂”的学校,学生的基本技能普遍都提高了。
  但是“第二课堂”在积极发挥着它作用的同时,它的名称却逐渐淡出了。这是因为它的名称存在着明显的不科学性:由于提出一个“第二课堂”,那必然有一个“第一课堂”,如果我们把“课本教学”叫做“第一课堂”,这就意味着把教学这一系统人为地分成了两个版块――“课本教学”与“实践活动”。虽然我们知道二者是有机联系着的,但容易使人们在观念上淡化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好象学生应先在“第一课堂”里学功课然后再到“第二课堂”去搞实践,这样容易导致两个课堂各自为阵,甚至互相冲突。许多学校在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分工以及教学成绩评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都足以说明了两个课堂的划分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弊端。另外“第二课堂”的“第二”有“次之”之嫌,稍不留神就会使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地位受贬,重又滑入重课本轻实践的误区。
  只重视“课本教学”而轻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为了强化实践活动另设一个与“课本教学”分庭抗礼的“第二课堂”也是欠妥的。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课本学习与实践活动只能作为两个元素统一于“教学”这一个系统里,而不应看作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因此,后来我们不得不向“第二课堂”挥手作别。告别它主要是摆脱“第二课堂”这个“名”对“教学活动”这个“实”的桎梏,拆除两个课堂之间的藩篱,让课堂更大、更具有活力。
  但是,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探索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仍然可以作为营养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吸收,如“活动课”就大量借鉴了“第二课堂”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告别“第二课堂”,其实是对其进行辩证的否定,合理的扬弃,取缔了这一不科学的名称,保留并发扬了它实践性的特点,合并两个课堂让“学课本”与“搞实践”同堂进行,浑然一体,于是“第二课堂”便历史般地涅磐于随后风起云涌的“新课程改革”之中。
  回顾“第二课堂”的兴衰过程,正确认识它的历史作用、操作理念和淡出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深入推进“新课改”运动不无裨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聚星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51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