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针对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的建设过程,分析了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理念,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索了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内容组织、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黄波(1973- ),女,黑龙江通河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信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网络犯罪勘察;米佳(1966- ),女,山西长治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信息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犯罪侦查。(辽宁大连11603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1-0160-02
  
  一、引言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是我校网络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从网络安全“攻” “防”两个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在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以来,我校与国家反计算机病毒中心联合建立了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结合这几年的课程建设中总结的经验,对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课程概况
  1.课程定位与目标。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定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熟练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通过实训平台的考试,并获得由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颁发INSPC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
  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黑客行为,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应用和具体安全防范的方法,具有在公安、司法及其他行业、企业从事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维护的能力。
  2.课程设计指导思想。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和“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的培养目标,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战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线,将涉及网络安全与防范的知识组合成四大模块十二个章节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删减了应用性不强的理论内容,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依托理论教学组织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在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应用安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内容方面制定实践项目。具体实践项目内容见下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需要为依据,借助实训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设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学生面对新技术、自我创新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实训室,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将公安教育训练中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学为用”、“练为战”为指导,充分吸纳高职示范院校教学改革成果和行业企业典型实战经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精讲多练,突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培养。
  1.校内实验室环境建设改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本专业校内实验室的容量的实际情况,学校投资百万元建设和改造网络与安全实验室,引进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实用硬件设备和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完成网络安全基础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网络攻防模拟仿真实训、网络管理基础实训、实际组网技术实训、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使用实训、小型网络搭建实训、网络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等多种实践内容,良好的硬件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网络安全与攻防实验实训创建了条件。
  2.虚拟实践环境的构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组织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黑客工具的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数据加密系统的应用等实践内容都可以在虚拟机的环境下完成。在实验室局域网内采用虚拟方法来完成仿真、模拟实验。虚拟实践环境的建立,可以一人单独实验也可以多人合作实验,不但便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后为我校提供了该套信息安全教学方案,并对基地的后续运营工作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课程组依托“实训基地”的资源,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模式,为辽宁省公安队伍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网络安全教学和培训,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辽宁省内14个城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成熟。每年公安类专业学生统一分配到户籍所在地的网警支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提高学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研讨式实践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理论课+研讨课+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实践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研讨课题,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课堂中的实验实训体会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论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探讨和争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每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和独创意识。
  6.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实践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以实践性应用教学内容为主,注意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环节。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和行业认证考试,将专业与就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有效地融合。
  五、结论
  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过程中,改造校内实验室环境、构建虚拟实验环境、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进及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变化使得课程实践效果突出,通过一系列网络安全实验实训设备提供多种技能训练,学生既可在校内实训中心开展模拟训练,还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岗位实践,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岗位技能,教学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刘宏.高校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
  [2]董晨,李继芳,陈智罡,等.“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中数据加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0).
  [3]阿不来提・玉素甫.“网络攻防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78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