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瑞 孙建安

  摘要:大学科综合课程是西北师范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四年的建设,学校大学科综合课程数量满足了教学需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学生评教成绩好,并编写了一批适用于课程的高质量教材,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对学校培养具有多学科综合视野和多学科思维方式的创新人才、高素质本科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科综合课程;课程建设;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到2020年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现状,培养创新人才,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致呼声,通识教育渐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予以实践。“应该让学生们在了解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的基础上,明白知识产生的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的框架,进而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能够快速掌握各种事物的本质”。[1]
  一、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科综合课程建设概况
  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是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大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是西北师范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进通识教育的创新与尝试。学校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建设大学科综合课程。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科综合课程的目的在于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多学科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方式,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推进通识教育。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对一个学科、或者学科的一个分支进行概要而全面的介绍,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该学科或学科分支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基本思想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历史发展阶段,或者其中的部分内容有一个概要、系统的了解。大学科综合课程主要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等跨学科领域中进行设计和开发,内容包含一门学科的导论或概论、专门学科史或专题史、经典原著阅读、人类生活专题研究、某门科学特色与方法的阐述、文学艺术研究与赏析等。在建设标准上,学校坚持课程具有基本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普适性。课程所探讨的问题应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以不需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科综合课程建设实效
  (一)开发了一批特色鲜明、满足教学需要的优质课程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哲学、经济、法学、管理、教育、文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中开设部分适当的学科综合课程,作为限选课开设,每门课2学分,要求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中选修4学分。自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首期建设,截止2010年底,学校共投入建设经费9万元,开发建设大学科综合课程共45门,涉及上述所有大类学科,初步形成了大学科综合课程模块,实际开出200个教学班次,修读人数达到25925人次,基本满足了学生对大学科综合课程的修读需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李并成教授主讲、我校2006年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敦煌学》,在大学科综合课程建设伊始就加入到课程行列中来并持续开课至今,为大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二)建设了一支优秀的大学科综合课程优质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的45门大学科综合课程中,41门课程由教师个体授课,4门课程由4支校级教学团队以团队形式授课,从整体上计算,学校大学科综合课程共有任课教师86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占任课教师总人数的80.23%,中级职称17人,占19.77%;31-40岁29人,41-50岁42人,50岁以上15人。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科综合课程教师队伍整体职称高,并且处在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科学研究方向稳定的教学黄金期,为建设优质课程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团队教学成员年龄分布合理,有很大的上升潜力。
  (三)学生评教的理论类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优秀
  在大学科综合课程建设投入教学之后,学校就对该类课程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评教。2007年春季学期到2010年秋季学期间,大学科综合课程共获得学生网上评教数据22736条。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科综合课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从评教单项指标分析,大学科综合课程评教成绩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四项指标中均位居四类课程之首,只在教学方法指标中排在专业理论课之后,位居第二;学生满意度五项依次是95.91%、94.61%、94.02%、94.20%、94.32%。
  (四)编写了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适用于大学科综合课程的教材
  在四年的课程建设中,大学科综合课程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通过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共编写质量高、特色鲜明、适用于大学科综合课程的教材21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8部,2部教材被教育部相关机构推荐使用。这些优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为提高大学科综合课程建设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课程建设成果。
  三、结语
  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已经进行了四年时间,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效果。此类课程的开设,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增添了创造性和示范性的意义,对培养具有多学科综合视野和多学科思维方式的创新人才、高素质本科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查缺补漏,继续做好课程建设相关工作,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为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秦绍德.通识教育之我见――在2009年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的发言[J].复旦通识教育,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