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贲艳丽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认识与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髓,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在气氛活跃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擦出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和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这样,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才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如果人对一件事物感兴趣的话,就会把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与此同时也会付诸行动,以至养成习惯。为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应当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达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动脑多思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1)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2)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3)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提供给学生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个别学生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接着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数学语言讲出来,再想一想,最后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
  三、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蕴含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小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一组例题或一单元相关知识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复习。
  例如:在复合应用题的教学中,新授时,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一步计算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间的发展变化;复习时,通过自编题等学习活动并结合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悟出题目内容变,而其结构不变,掌握了复合应用题的一般解法,并构建了复合应用题的一般结构。这样教学从近期效应看:学生解题思路清晰,且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解决了以往通过几个例题的教学,有些学生虽会解答几类题目,但不能把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只会依样画葫芦等问题。从长期效应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解了知识,再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归并、删除、提取,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劳动。
  这四项内容都是以思维为核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呈螺旋形上升态势。学生在学习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了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在实践中,手脑结合,大胆实验或验证;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较合理的知识序队建立信息库,便于日后提取、删除、归并,进入新的实践、探究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知识的分又点与连接点,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