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祥战

  摘 要: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高中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调整教材内容,灵活安排上课形式;按兴趣分组,关注个体差异;重视激励作用,提升参与信心;融洽师生关系,课内外相结合等激发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服务。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课 兴趣 激发策略
  
  随着社会上对高学历人才的追求,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成为高中生普遍面临的压力。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运动严重不足,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体育成绩对高考录取结果的影响不大,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变得逐渐淡薄,在仅存的体育课这块阵地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成为体育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
  1.高中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我在走访资深一线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安徽省抽取了3所中学,并每所学校面向高中生随机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45份。统计结果显示对体育课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为119人,占总人数的48.57%;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为126人,占总人数的51.43%,这部分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已经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很值得反思。在这些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中,究其原因依次是:(1)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体育课教材多、课时少的现状造成教授内容只能泛泛而过,无法深入学习,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所学内容基本雷同。教材内容低层次地多次重复使用,使学生一上课就已厌烦,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2)学业太重、无心活动。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给予学生升学的压力及体育课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很多学生只是把体育课作为一种调节,甚至是对学校纪律的一种消极应对。在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内,他们脑海里可能还在苦苦思考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或者直接拿起词典默读英语单词。(3)运动基础薄弱,怕出丑。现在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丰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减少了他们参加身体锻炼的机会,也造成了运动基础的薄弱。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往往会由于担心老师或同学对自己技术动作的不认可而出现知难而退、干脆就躲在一边的现象。(4)天气太冷或太热,不宜活动。安徽省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季气温经常在零下5℃以下,而夏季则可以达到35℃以上。由于体育课的特点及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在这种极端的天气条件下,没有极强的意志品质很难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2.激发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2.1调整教材内容体系,灵活安排课堂形式。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同学喜欢体育课上的“自由活动”,而不喜欢教师的指导。究其原因,“自由活动”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运动能力选择运动水平相近的伙伴来参加适合于自己的锻炼活动。运动小团体的组成,完全出于自愿,学生锻炼起来劲头十足、兴趣盎然。新课程标准只是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却未涉及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学生喜爱且有利于终身体育形成的锻炼项目,着重进行教学。“一种教材,万种教法”,教师善于总结与思索,适当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新颖的教法、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他们参与其中,激发兴趣,让体育教学常教常新。
  2.2按兴趣分组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分组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的体育意识作用很大,这种按兴趣分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及毕业班。新大纲要求在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照顾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在各小组中巡回指导,进行必要的讲解与示范,对个别不能够很好参加锻炼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关注,甚至帮助他们制定完备的运动处方,以助其尽快融入到集体中,让其在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技术,更深刻地巩固锻炼兴趣。
  2.3发挥激励作用,增强参与运动参与的兴趣与信心。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每个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第斯多惠指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老师,必须做到:时刻准备着激励学生。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如何体面地维护学生的自尊,而不是粗暴地摧毁它。体育兴趣往往是伴随着学生参与活动时成功的心理体验而逐渐产生的,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激励,使学生的成功体验逐渐积累并发展成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教师适度的表扬经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对于学生做得好的一面第一时间给予首肯,即使只是一个注目、一个点头、一次鼓掌也是对学生的激励,都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4融洽师生关系,创建良好课堂氛围。
  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实践课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分享运动的苦与乐。师生关系融洽,将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有助于培养体育课的兴趣。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体育教师的不喜欢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相处,关爱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这也是教师树立威信,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习的兴趣,感到上体育课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享受。
  2.5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
  体育课由于其特殊的一面,很多练习需要课内外相结合才能巩固和提高动作质量。仅仅在课堂上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不现实,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要靠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消化、巩固。所以,注重课内外结合是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提供必要的设备与帮助,方便学生锻炼,使其在体育课之外还有活动的机会,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组织各类兴趣训练小组,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加锻炼。通过课内外结合,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体育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得到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3.结语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又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一定程度地决定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认真思考和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加以应用和推广,使更多的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成军杰.体育课教学内容与体育兴趣[J].学校体育学,2006,(3).
  [3]王梁.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中国教研交流,200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