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改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耘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通过活动课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宽,具有巩固、弥补、深化、提高的作用。活动课以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为前提,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中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至关重要,我认为活动课应充分体现“活”与“动”。
  一、“活”是活动课的灵魂
  1.活动课的内容要新颖、生动、有趣,富于探索性。
  内容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一种好奇感,并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和实用价值。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新的知识需求,或对所学知识的巧妙应用,从而产生一种好奇或动力。同时活动课内容应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新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生动才能使学生愉悦;只有有趣的、富有探索性才能使学生渴望进一步去探讨。我们应努力通过活动课去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
  2.活动课的形式要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活动课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活动课的形式应尽可能变化多样,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获得知识,体会到变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活动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采用分组比赛、智力竞猜、数学游戏、脑筋急转弯、实践操作等,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活动课的目的是要学生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在“活”中学,在“活”中思,在“活”中悟,在“活”中获。
  3.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
  活动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要使活动课获得成功,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应建立相互重、相互学习、民主平等、自由交流的朋友式关系,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勤思考、大胆想;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我探索中,聪明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4.活动课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活动课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索来解决问题。解题思路要灵活多变且富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争论,甚至把教室变成“战场”。只有讨论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来自于实践,创新超越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动”是活动课的原则
  1.让学生多动手,培养操作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活动课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亲自实践,在深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发展。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摆一摆、贴一贴、算一算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深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动手中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让学生多动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实际上表达能力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素质加以培养,以解决想得到而说不出的问题。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口进行表达交流。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动中有言可发,谈吐有理。
  3.让学生多动眼,培养观察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大脑的窗户,绝大部分的信息靠眼睛获取。因此,培养观察能力,应作为活动课的一个重要项目,并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细致、全面、迅速、准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4.让学生多动脑、培养思维能力。
  在众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表达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都以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前提。活动课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在思维的诸多能力中,独创性是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活动课应把树立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在活动课中应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营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才智,拓宽思路,使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在活动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去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怎样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真正能培养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在活动中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待他们各方面都拥有一定的能力后,才可能在活动中有更高层次的参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