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自己插上一双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时候,望着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夜空,也能成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颗……
  长大了,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于是我又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太阳,也能成为太阳光芒中最耀眼的一缕……
  为着梦想,在三尺讲台上我辛勤耕耘,起早贪黑,以为只要为之洒下勤奋汗水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当满怀信心投入到教育工作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梦想并不仅仅只靠勤奋就能实现,要想展开双翅飞向太阳,成为太阳光芒中那最耀眼的一缕,还需要学会很多很多……
  一、要想飞,要学会在夹缝中坚守教育理想
  在物欲横流、追求效率的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而“应试教育”却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的今天,选择了做教师,那你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承受着具大的精神压力,人事制度改革、职称改革、学习压力、教学压力、来自家长、来自社会的压力等等压得我们几乎喘不过气来。我曾经迷茫过,曾经徘徊过,曾经消极的对待过,也曾经想要放弃过……孩子们真诚的眼神告诉我实现梦想,那我们就得学习会在夹缝中坚守,坚守那不变的教育理想――爱。
  有爱才有教育,我是一名派往明天的教师,我要学会去爱:
  爱得彻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得执著――“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开出慰藉心底的花儿,结成这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
  爱得智慧――“智慧地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
  爱得从容――“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我们派是往明天的教师,我们要构筑教育信念,我们要坚守我们的教育理想,因为坚守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坚守是对生活事业的忠诚;坚守是一种品格,坚守更是一种智慧。
  二、要想飞,学会在实践中反思行为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躬身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也指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作为一名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年轻语文教师,我也深知在实践中反思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参加工作近十余年来,工作虽兢兢业业,但在工作中有着许多的困惑。我也尝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但是每天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行生、与学生交流思想等等琐碎的日常工作常常让自己疲惫不堪,从诸多名是身上看到了要懂得“忙里偷闲,要抽空坐下来,思考自己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师就可以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学者,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全国名师于永正、魏书生、夏青峰,重庆名师曾庆宇、龚春燕、朱福荣……名师们有谁不忙的,但是他们却能抽出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反思中积淀了深厚的教育智慧,正因为他们不断的反思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名师们的成长经历激励着我,可是当终于能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时,我发现,反思的过程是很快乐的。
  思在学习中――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学习,边学边思:一学思想,二学知识,三学经验,四是吸纳借鉴,五是内化提升。
  思在对话中――在对话中捕捉新的动态信息,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大师对话、以自己的爱和智慧与学生对话,在反思与对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
  思在教学中――教学实践是反思的根本源泉。课前、课中、课后三反思,把案例学习反思、困惑问题反思、经验交流反思、阶段总结反思等与自身的教学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反省、学会发现。
  思在发现中――观察发现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深度思考的前提和根基。善于观察,关于在观察中反思,才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更富有人性,更能与此同时孩子的心灵相通。
  思在随想中――常想常思,常思常新、静心回味。“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回味反思,就有提升发展。”
  作为派往明天的教师,我想飞,我要想和孩子们飞得更高,那我们教师就要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因为“反思能改变我们的心态,凝练我们的智慧,修炼我们的品德,反思使我们心里的阳光多起来,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常候业念的追求,坚守是对生活事业的忠诚;坚守是一种品格。
  三、要想飞,学会在传统中吸收营养
  “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则需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更何况几百年前朱熹就告诉我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具备终生学习理念的时代。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要学会学习,学习不仅要走向世界,更要回归祖国。
  “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要振兴中国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就要背靠五千年。”中国科学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这样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吮吸涵泳。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有的人曾一度崇洋媚外,大量吸纳外来文化,当然好的、优秀的外来文化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却不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甚至排斥。作为人类文明、祖国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派往明天的教师,我们理应在传统中去吸收营养,滋养我们的心灵,用我们博大的内心去浇灌未来的花朵。
  作为派往明天的教师,我们要在学习中扬弃,在继承中重构,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敬业爱生的情怀――“名师贵在拥有一种纯粹的敬业精神,甚至还要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反省自已。有时,我希望自己像陶行知那样,为后代、为国家尽心作出一番教育事业。任何教师,有了这种崇高的境界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度。”
  兼容并包的气度――宽容差异,宽容失败,宽容错误,宽容个性,宽容异见,宽容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符合人性的一切!
  开拓创新的胆识――“绝不人云亦云,做一个勇于思考的教育者,绝不因循守旧,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是我那一时期教育的自觉追求。”
  孜孜以求的行动――教育路上,有艰辛,有坎坷,但同样有着快乐和幸福。播撒快乐与幸福,给学生,也给自己!
  作为派往明天的教师,我们要天天看书,终生以
  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我们思想的江河。
  四、要想飞,学会在对话中选择路径
  这是一个对话的时代,人们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对话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巴西教育家保罗.福来雪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教育的真谛潜藏在对话中之中。我们不但要有全球化的宽广视野,更应有民族的视点,作为派往明天的教师我们要学会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对话。我们还要努力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与教育世界的各方对话:与历史对话、与名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同事对话、与自己对话……在一次次的对话中,我们就像富有生命力的鸟儿展开了双翅,定会有美丽、和谐、矫健的飞翔姿态掠过湛蓝的天空。
  我们是派往明天的教师,我们憧憬着未来,我们将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回应明天的召唤,乖着理想的翅膀,在已知领域和未知世界之间,铺就一条绿色通道,用智慧去驱动,让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开满鲜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7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