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图示理论的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读前活动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蕾

  一、图式理论与故事阅读教学的关系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心理学家Bartlett于1932年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首次提出。Bartlett(1932)认为人们对语篇的记忆不是直接复制,而是建设性地将语篇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成新的心理表征。图式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图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在语言学习中,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和非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指学生掌握的有关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篇方面的语言知识。非语言图式涉及形式知识、内容知识、策略知识和生活常识等,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张维友,1995)。阅读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读者根据自己的预期有选择地接收信息输入中的语言信号。在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读者不断做出假设,并且在进一步阅读中得以证实、推翻或修正(Goodman,1970)。一个人大脑里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故事意义的正确理解。教师要通过一些课堂活动的设计,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或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被激活的知识去预测和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抓住新内容的要点。在故事教学前,需要激活学生大脑的阅读图式,为故事阅读做好准备。教师要根据故事所涉及的语言点,设计能够激活学生原有语言知识的活动,从而为故事中要涉及的语言做好图式准备,为学习新故事打下基础。可见,在小学英语的故事阅读中,阅读前的活动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其目的就是要运用图式理论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的读前活动设计
  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功能,激活背景知识。预测是指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信息对即将读到的内容进行预测。若预测被证实,其内容容易被理解;若预测未被证实,说明读者预测出现偏差,则会刺激读者修正偏差,并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预测能力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有限信息会启动读者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当图式被启动,读者会对即将读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产生许多联想,从而扩展信息量。
  教师要通过设计恰当的读前活动,从而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的读前活动设计有多种方式,以下将作逐一介绍和展示。
  1.利用游戏或歌曲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故事之前,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并激活相关的语言图式可以为后续的故事阅读扫清障碍。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 “Public Signs E”部分“Read and match”的教学为例。该部分是一个故事。在展开故事教学之前,老师预先把Public signs的图片如No littering,No smoking,No parking,Danger等以及根据故事情节设计的几幅图挂在黑板上,并请学生演唱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既复习了相关的语言内容,又起到了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的作用。
  以《PEP》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Let’s Eat”的Story Time为例。场景是在一个餐厅点餐。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hamburger,coke,ice-cream,French fries等,学生也初步掌握了“Can I have some...?Here you are.”。为了帮助学生激活这些已有的语言图式,老师首先在需要学生认读的单词卡片中间故意放在几个“炸弹”图片,然后请学生看单词卡片快速认读这些有关食品的词汇(其中包括本课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几个单词),并要求学生在看到“炸弹”时快速做出保护自己的动作。通过“炸弹”游戏将原本枯燥的词汇复习活动变得异常有趣,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自然地达到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激活已有语言图式的目的。
  2.利用插图或教学挂图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故事多数是图文并茂的,有的还配有精美的教学挂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达到激活学生语言图式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读图”的能力,即通过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等隐含线索,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推断,使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对故事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除了采用“读图”方式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故事图片的活动。如,教师可以请学生将打断顺序的图片按照自己的理解先排序;也可以请学生看图片进行“Brainstorming”,把所看到的所有线索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句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已有的语言图式,而且降低了故事学习的难度,为真正开始故事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和心理基础。
  以《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三年级下册中出现的经典故事《三只小猪》,在阅读故事之前,教师设计了一个读图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的图片重新排列。课后调查显示,学生排列图片的依据是房子的材料,由最不好到最结实的材料,故事的结局是所有的小猪都跑到最结实的房子里去了,根据三只小猪的表情得以判断。
  3.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所涉及的题材广泛,既有许多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又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根据教材单元的主题编写出来的小故事,如:“Late from School”等。经典故事的内容他们多数都在过去的生活中听过,有的还看过动画片。编写出来的故事大多也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因此,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具有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教师就要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把与故事相关的已有图式充分调动起来,提高故事阅读的效率。
  以“Late from School”故事教学为例。这是学生在学习一般过去时的基础上的故事阅读教学。故事选自《21世纪少年英文报》,大意是:一位叫汤姆的男孩,一天忽然回家很晚,经过母亲的追问,最终孩子委婉地道出,自己将胶水倒在了同学的椅子上。故事用一般过去时态讲述,语言生动,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老师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en did you come home yesterday?”“Do you often come home late from school?”“Why did you come home late?”这些问题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与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有效地吸引着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内容。
  4.介绍故事梗概
  对于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请对所学故事有所了解的学生用英语或中文简单介绍故事的梗概。用英文进行介绍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考虑提供一些故事的图片、关键词等帮助学生进行讲解。也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故事的录像,再来学习,降低学习故事的难度。
  5.通过题目预测故事内容
  学生越熟悉的话题,所拥有的图式就会越多,由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他们就可以联想出很多内容。“脑力风暴”是一种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根据需要设定一个主题,请学生说出所有他们能够想到的有关主题的单词。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career”让学生说出所有有关职业的词。
  三、结语
  在故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图式教学意识,主导图式教学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故事学新识,更要善于通过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读前活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或是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内容图式,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多调用自己的背景图式,辅助阅读,帮助学生不断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兴趣,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