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议语文课堂上的思想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兆伟

  摘 要: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师要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的活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巩固课堂知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思想教育 延伸教学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切实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凭借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其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健全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次,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有学生背诵了《弟子规》当中的“入则孝”部分,当他刚刚背诵完毕,就有人晃着头喊:“什么呀?听不懂!”于是,我请刚才的那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解释了一下。这位学生显然早有准备,非常流利地讲解了其中的含义,尤其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时,底下的学生更是发出了感叹声:“原来古人是这样孝敬父母的啊!”等学生落座后,我顺势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知道了古人对孝顺的理解和他们对父母是如何尽孝道的,那么,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也谈谈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和孝敬父母的。”
  这时,教室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我看见不少同学相互低声笑谈起来,不过很快又安静下来。我认真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发现一个学生微低着头看我,脸上因为激动和紧张而显出微微的红晕。我微笑着用目光鼓励他,他有些勇气了,坐得直了些,便请他回答。他说:“我,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觉得应该尽量让他们少操心吧。”这是个腼腆的孩子,虽然他还有些忐忑,说得也不够具体,但我想,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尤其是他的话语中透出朴实,我很高兴,表扬了他,他也很愉快地坐下。
  有了好的开端,接下来进行得就比较顺利了。
  学生中有一些跃跃欲试的,我就叫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女生王露。她流畅地说道:“我就讲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那天周末我在家看电视,爸爸坐在床上边哼歌边洗脚,我听着他哼的歌,好像也被感染了,于是对爸爸说:‘我来帮你洗吧。’他显然一愣,思索了一会答应了。”一听到她说为爸爸洗脚,教室里发出一阵哄笑,她也涨红了脸。
  这时,我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说:“这可真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啊!是的,我们对生养我们的父母都怀有深深的爱和感激,但我们似乎总是羞于表达,真的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吗?(这时,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王露同学就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对不对?”听了我的这番话,教室里又重归于安静,有的同学现出思考的神情来,王露定了定神接着说:“于是我就帮爸爸洗了脚,而且用毛巾给他擦得干干净净,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后来那几天,爸爸逢人就说:‘我女儿给我洗脚呢!’”然后她非常激动而且自豪地坐下,大家也都听得认真,并被这和谐的父女生活图景深深地打动,相互之间会心地笑了。
  之后,同学们似受到激发和鼓舞,都活跃起来,积极地举手发言。
  “记得父母的生日并且在那天送上自己的一份小礼物,哪怕是一句祝福的话语,这也是孝敬父母。”
  “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锻炼了自己,也是对父母辛劳的分担。”
  “出门时向父母说明,让他们放心。”
  “信任父母,和父母交流,哪怕不一致也要尊重他们。”
  “在学校不能回家时,经常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也问候他们。”
  “农忙时到田间给父母端杯茶。”
  “不顶撞父母,自己错了要勇于承认。”
  ……
  我看着他们一张张欣喜又激动的脸庞,听着他们热情且真诚的讨论,非常欣慰。讨论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说:“孝敬父母和勤劳善良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文明如何进步,这一美德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之情,羊羔亦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是人?父母亲既有生养我们的恩情,又有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之恩,我们对父母就更应当义无返顾地报答了。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38岁的田世国,把自己的肾脏换给了重病的母亲,他一直隐瞒着这个事实,直到现在,这个秘密在母亲那里还没有得到破解。他说,他只是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生活在幸福里,哪怕那是个谎言……太多太多的人用自己的故事解读着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因此,我们在谴责社会上一些人不赡养老人、歧视甚至虐待老人时,也要不忘反省自己的行为。另外,我们也不要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在尊重敬爱自己的长辈的同时,也要关爱所有的老人,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同学们都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似乎意犹未尽,我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样的延伸教学让他们体验到创造力的激发、情感的熏染、心灵的交融、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上,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师要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的活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这样便能巩固课堂知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那种囿于教材,只重视课堂的老师,那种就文教文,只以传授知识为业的老师只是称为经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育人和教学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才被尊为人师。
  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精神。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灯,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愿望,激活他们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
  语文教师应该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要从三尺讲台放眼世界,培养能为社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的人。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体现人文关怀,把开放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形式,面向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开放学习领域,让学生感受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魅力,使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灵气,让语文教学的天空永远新鲜亮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