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红梅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多少年来,多少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希望可以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多少学子渴望走出教学参考书埋设的樊篱。作为语文教师,我更希望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具有宽广的视野、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关爱和鼓舞,让课堂处处充满激情。
  自信能扬起人智慧的风帆,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努力把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唤发出来,并要学会悦纳学生美丽的错误。其次,要多表扬鼓励学生。对学生的独特、新颖的见解要表示由衷的赞赏,坦诚地表示对学生的赏识,要敢于表达“××同学,我真的不如你呀!”此类的赞叹,让学生能充分舒展自信。对于后进生,哪怕是微弱的思维火苗,教师都要注意发现,给予助燃。
  实践证明,师生真诚敞亮自己,彼此欣赏,相互悦纳,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平等和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和鼓舞,这种人文关怀使课堂处处充满激情。
  二、开放教学环境,教学散发蓬勃的气息。
  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因此,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在进行语文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大朋友,与他们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不做旁观者,要时而弯腰倾听,时而热情指导,时而亲切交谈。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聆听每字每句,并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用眼神给学生激励和启示。只有师生间进行真诚的交流,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感染下自然投入到思考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学生主体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养成自信的个性心理。教师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对学生来讲,开放教学环境即是一个教化陶冶的场所,到这个环境中学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激情。
  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的思维若是“鸟”,我们应为他们“开天”;学生的思维若是“鱼”,我们应为他们“造海”。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过程,它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并不是教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学会。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去思考,好的课堂效果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四、在“玩”中体验,让学生在兴趣盎然。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就应该把语文课教得“好玩”些:少一些烦琐分析,多一些情感体验:少一些成人面孔,多一些童心童趣;少一些机械训练,多一些趣味活动……把课本知识串在游戏中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力,游戏中的语文就比较多,这方面的语文读物也很多,教师可以先学习再实践,和学生一起尝试。当然和学生一起玩语文游戏,最主要的是要在玩中把语文知识渗透给学生,把语文多样性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中恍然大悟:“啊,这也是语文,原来这里还有语文秘密!语文真是无处不在!语文真是好玩!”如:孩子们在跳皮筋的时候,不只是跳,还会“唱”,“唱”就是编儿歌:“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淋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大松树,大松树,风吹霜冻都不怕,可爱的孩子在欣赏,请你挺直腰杆作榜样。”只要想编,儿歌就可以脱口而出。而学生在编儿歌的过程中,既运用了语文知识,又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探索、操作、合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活”起来、“动”起来,从操作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五、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所说的“倾注感情”,并不是说把语文课上成是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课,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课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细流,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此时学生的感情、人格也才会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他们的爱、恨才会自然流露,个性也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师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灵活的教法、新颖的学习方式关爱学生的成长,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关爱和鼓舞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语文课堂才会活起来,语文教学才变得鲜活灵动。
  
  参考文献:
  [1]“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01).
  [2]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口语训练方法谈.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01).
  [3]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