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隐喻的文化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小艳 高玉燕

  摘 要: 英语是比喻语言非常丰富的语言之一,隐喻有时也泛指比喻,隐喻研究与文化密不可分。隐喻在语言中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Lakoff(1987)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比喻意义,开辟了一个新方面。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少数。认知隐喻的形成依赖于人类的经验基础,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隐喻方式建构起来的,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着中西方的交流,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着手,分析隐喻的文化解释作用。
  关键词: 英汉 隐喻 文化功能
  
  一、前言
  隐喻的联想和文化差异取象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不了解隐喻的社会文化功能,便会在言语上犯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英汉隐喻的文化取象极为丰富,不同的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社会风尚、心理状态、宗教信仰及自然环境等都会使语言的运用产生不同的风格,表现出不同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思维习惯。
  二、从英汉隐喻看文化差异
  1.蓝纯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一书中谈到UP,DOWN/SHANG,XIA作为英语和汉语中两对隐喻概念的时候,存在着异同。他认为,在数量、社会等级、状态、时间这四个目标域中。数量、社会等级、状态这三个目标域英汉情况是相一致的。比如在汉语中,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工资上调”、“消费力下降”、“声音上扬”、“通货膨胀下降”等。类似地,在英语中,TOWARDS A LARGER QUANTITY IS UP,相反,TOWARDS A SMALLER QUANTITY IS DOWN。如:“The inflation rate is going up again.”“The price of milk should be down next week.”等。但是,和汉语情况不同的是时间这一目标域,英语的时间域存在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较晚的时间被看做up,那么较早的时间就被看做down,反之,如果较晚的时间被看做down,那么较早的时间就被看做up。但是在英语中,较晚的时间有时被视为up,而有时被视为down。这一现象比较复杂,但是不难排除和英语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2.以“My love is like a dragon.”为例,在中西民族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中国人的反应可能是这位被称为龙的爱人多半是男人,俗语说:“他是一条龙,我是一条虫。”我们理解为:“我爱的人像条龙。”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中dragon一词的文化取象与中国正好相反。这句话的dragon在英语里大抵是指女人,它的意思的的确确是家有悍妇,相当于我们说:“我老婆是头母老虎。”在《圣经》中,龙即是恶魔,又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有凶恶可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凶猛残暴的人”,甚至可指“凶悍难驯的妇人”。同一比喻在不同的文化里有各自的寓意,两种文化对“龙”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英文中为“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又如,“She is a cat.”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在中国,“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这样的理解与西方人的原意大相径庭。因为在西方传说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两种文化对“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但喻义不同,不同的联想直接形成文化取象的差异。可见,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价值观渗透了隐喻思维过程,直接影响了说话人的选择。隐喻不是在具体的语词中,它存在于语言的运用中,存在于词与词的组合运用中产生出新的附加意义上。
  又如,“magpie”(喜鹊),中国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俗以鸣声为吉祥。中国诗词都提到这点。如杜甫诗“浪传鸟鹊喜”,宋之问诗“破颜看鹊喜”。但英文magpie不但不报喜,反而报凶,多为不吉的征兆,所以人们都讨厌它。如英国19世纪诗人约翰・克莱尔(John Clare)说:“And magpie that chatered,no omen so black.”(The Village Minstrel)(鹊噪为最坏的兆头。)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即异形同义的隐喻。隐喻联想意义的差距超大,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例如,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不入虎穴,焉得虎子);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勉强维持生活);fish in the air(水底捞月);six of one and half-a-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敌手);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多如牛毛);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隐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已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
  3.由于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民族间在隐喻使用上的显著差异。如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人生是戏剧”这一概念隐喻,但是两种语言文化却在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只有在汉语语言文化环境中才会呈现下列隐喻表达方式。
  (1)如果他真把我当成可以随便被弄的驴皮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2)人生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齐齐亮相。
  (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这一组例子中,在英语中都是不会有的,因为是和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以皮影戏的特点为核心,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2)强调的是人世间的复杂。(3)则以学习艺术的艰难来描述人生之路的艰难。当然,文化之间隐喻的使用也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在前面讲到的中国文化中的“龙”的表达方式,在英语文化中,它却是邪恶的动物,具有凶残的含义。再则在中国文化中,“狗”或多或少带有贬义的色彩,如“狗仗人势”、“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语文化中,“狗”是备受宠爱的动物,如:top dog(位居要领),lucky dog(幸运儿)等。
  4.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差异,这也影响了汉英语言表达。由于英国位于北温带,那里的气候对多汁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因而畜牧业较为发达,牛奶在英国人餐桌上是不可缺少的,从而许多英语的隐喻表达式都与牛奶有关。例如:“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遍地流着牛奶和蜜糖)指富庶的地区,而汉语中则有一个成语“鱼米之乡”,意思是有鱼有米就富足了。同样指事情已经做成,不能再改变了,英语是“The milk is spilt.”(牛奶洒了),汉语却是“生米煮成熟饭”。
  三、结语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利用思维这种工具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隐喻思维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使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利用隐喻来认识世界,表达世界。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隐喻在各种语言文化的历时和共时上的渗透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汉英隐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但隐喻作为不同语言中共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又具有民族个性。人们利用隐喻把复杂的事物或感情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一过程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依赖于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能力、生产及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价值观和民俗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各个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存状态,在与自然的联系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不尽相同,于是产生了不同的隐喻表达。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