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效问答行为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问答行为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课堂问答行为中,师生行为应当是互相促进又互为补充的,有效的课堂问答行为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为学生思考提供线索和练习反馈的机会,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技巧的发展,成为师生进行思想对话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英语课堂问答行为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学生缺乏积极自主地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一味顺着教师设定的思路去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演练,并形成依赖。教师的提问充满随意性,有的提问可有可无,不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还有,教师对于课堂理答缺乏科学性,导致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怎样促进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问答行为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平衡师生间的问答
  学生的学习就是由平衡到被打破,再到平衡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那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形成平等与民主的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作过一个“错误效应”的试验表明,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被视为最具吸引力。教师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向学生敞开,学生就会把教师当做“自己人”,他们会向老师表露心迹,喜欢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出很多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如小学英语中Look! I have a new bag.一课中,如果离开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可能如此融洽:
  T: Look, I have a new pencil-case.
  Ss: Wow, how nice! Can I see it?
  T: Sure, here you are.
  Ss: Oh, it’s very heavy. What’s in it?
  T: Open it and see.
  Ss: OK! Let me see, a pencil, a … 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T: A sharpener. Now I’ll teach you.
  这其中“ Can I see it?”“What’s in it?”和“Open it and see.”都是本课的重点句型,在教师与学生真实的情景对话中很自然地就引出来并使用了,并且文具单词的教授也不露痕迹地在学生求知欲很强的时候适时引出来,教学双方都很愉快,教学效果当然是高效的。
  2.教师示范,授之以法
  学生生疑、质疑后,还要教会学生善疑。教师首先要作好示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更主要的是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具有广泛的迁移率。
  在英语课堂上,只要教会学生多问些“why”,一定能大大地增加课堂效率,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3.激发引导,组织调控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多开口,并引导学生反复深入地思索,由提出孤立的问题到提出系列化的有很强针对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有新意的问题时,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当然学生提问会出现很多情况,需要教师的组织调控,否则课堂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需要点拨疏通;学生提问偏离了主题或话题时,需要教师组织调整修正;学生的提问过于分散杂乱时,需要教师的集中理顺或归纳总结。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也不必急于表态或下结论,可以利用学生资源,让生生之间讨论交流,等他们“求知欲达到最旺盛的时候,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及时解答,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提问的精准性,平衡教与学的效用
  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目的必须明确、规范、具体,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学生接收到提问的信息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而不同的提问目的,其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活动目的,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
  1.交流式的提问导入新课,调节气氛
  众所周知,交流可以促进了解、增进感情、化解误会。在课堂上,学生需要的才是有效的。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提问时,如果既能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礼节的气氛,又能说话举止得体,师生就能进入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中。比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On the farm 笔者就通过以下交流式的提问达到了自然导入课文,并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
  T: Hi, I like traveling. 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T: Oh, so you look so strong.
  T: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S2: No, I don’t. I like growing flowers.
  T: Really? Me too. And I often water them. Look, what am I doing?
  S: You’re watering flowers.
  T: You’re right! Where did I water flowers? Guess!
  S: At home!
  T: Oh, no. I watered flowers on a farm . I went there on the National Day
  就这样,教师通过轻松的交流,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文的角色,并在交流中与老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和学习。
   2.追问式的提问训练开阔的思维
  英语课堂上的许多问题通常可以利用例句来套用的,比如牛津小学英语每个单元的C和D部分的句型操练,学生只要将每幅图中的重点词组进行简单的替换,而且学生都有了准备,不是在语境中真正的思维体现;到底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能不能用到实践中去,还不得而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得到语言操练和运用,追问式的提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 中的C Look and say 的第5幅图,老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追问:
  T: Where can you see this sign?
  S: In a library./ In a bus station./ In a cinema…
  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see somebody throwing the rubbish on the ground?
  S: I’ll point the sign to the person and say “Please 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
  S: I’ll say “Why not keep the ground very clean”?
  S: This is a pubic place, pay attention to your action, please!
  …
  通过简单的追问,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激发了,发言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并且满足了班级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也给学生的语言运用找到了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诱发式的提问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诱发式提问是引导学生变成提问的主体,通过学生问老师,学生主动问学生以达到信息互补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非智力因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又能促进学生沟通、合作的精神、张扬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学会科学理答,平衡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R.J.斯滕伯格和L.斯皮尔-史渥林在《思维教学》中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积极的理答比消极的理答效果要好很多,且学生的反应也截然不同。那么,怎样科学的理答,怎样对学生的活动作出积极的回应?
  1.及时优化反馈信息
  对于正确的回答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和赞赏,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提问活动的动机和热情。教师在反馈时要利用学生回答的正确观点,这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最明确、最鲜明的认可,也会使学生感受到鼓励。对于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则要加以适当的引导,给出指导性的反馈意见,即教师指出学生思考过程中哪一步存在错误,而不是简单地指出其错误后就给出正确的答案。那种逢错必纠的方法只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2.真诚关注学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焦虑情绪。由于过度焦虑的干扰,学生会面对提问陷入窘迫,从而降低其以后的学习动机,甚至企图逃避学习。教师提问不当也会加剧学生的焦虑,产生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压力,当学生在答题时,教师应该注视学生,面带微笑,对学生回答的正确部分以点头或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给予肯定。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可以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最后让这位同学再次回答。这样的方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主观的努力,而不是运气或侥幸。而对于答错的也可以给予鼓励或安慰,而不是放弃或指责。
  3.把握准确的候答时间
  候答是指教师发问以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行为。教师发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在三秒以上效果更好。原因有两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营造更宽松的课堂氛围。但是如果看不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被提问对象的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则容易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和课堂秩序混乱的局面。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中应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和不同阶段,结合教学内容,活化教材,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着力创造与之相关的真实的交际环境,师生之间通过双向提问等多重教学交际活动而拥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文化知识及相互之间的了解、理解和认知。同时,教师应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连,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心理方面的关注,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定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其第二语言的学习。让我们把教学中的缺失当成改进教学的契机,努力地找到使我们的教学达到平衡的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