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山

  摘 要: 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用,也不懂得学习方法。作者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数学教学 效果提高
  
  笔者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中部地区农村初中任教,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农村初中许多教学设施成旧、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慢等问题。从生源质量来看,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受“新读书无用论”影响,厌学情绪明显,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消极的自我否定观等情况非常突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笔者就自己经验和认识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作为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尊重人性发展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它要求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培养学生身体、心理、文化等素质的高度上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力图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同时也是参与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要设法让学生都自觉主动投身到课堂中教学来,使学生在课堂中人人有事做,教学的每个阶段个个动脑、人人思考,每堂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尊重和发展,不同程度地获得新知,数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无论是在备、教、辅、考等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有进步。
  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有整体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遵循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为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具有自我批判,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兴趣就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实现。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观是一个人对学习目的和意义所持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正确的学习观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内驱力。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在平时和学生交往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目的和意义不是仅仅为了升学、职业等需要,而是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是个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发现所学数学知识(当然也包括其他学科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如土地测量、造房子、银行贷款等都与数学密不可分,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2.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动力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外界积极评价和期望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无形的影响,它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在动力。森塔尔(R.Rosenthal)对教师期望的研究表明,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能力感及学业成绩的影响成正相关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农村初中生层次差异明显,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自我实现的环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非常注意利用课堂场所,不吝表扬学生。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成绩优异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答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对比较简单的问题,笔者会选择学习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回答;而需要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的较难问题,则会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笔者都给予积极评价和表扬,使其获得成功感;回答不正确的,笔者也采取宽容态度,对其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并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寻找前进的驱动力。
  3.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这种特点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而农村初中生一般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而好奇心较强,如果教师能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进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学质量必然会提高。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注意语言运用,数学实际情境创设及数学典故在课堂的运用。学生一般对教师按部就班式的讲课往往感觉索然寡味,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笔者常常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笔者在教学时对那些枯燥难记的数学定理、公式或法则,在备课时,根据命题的待点,将其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进行教学,既易于记忆,又增加了兴趣。另外就是用生动情境事例揭示数学教学的目的,培养数学兴趣――兴趣的产生是和需要分不开的。这样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在情境设置中,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讲概率时,笔者向学生例举了平时人人都会玩的“剪刀、石头、布游戏”,问如果有甲乙两名学生做游戏,那么甲、乙都做出石头、剪子、布三种手势中的一种时,A.甲取胜的概率是多少?B.乙取胜的概率是多少?C.甲、乙两人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此题背景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不会陌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还有就是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讲讲数学史,如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以增加数学教学内容的题味性,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理智之光
  
  在当代,学习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育,不局限于文凭和学历,以往的那种仅靠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可以终生受用的现象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了。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一个人是否具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是否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1.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前提,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学生离开了教师对学习就无所适从,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也是难以提高的。
  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自学能力不是很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基本上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数学书籍,即要读懂教材。开始时,学生对读数学书可能感到不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编制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去读书、去思考,使阅读数学教材的过程成为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接着对学生的读书方法加以指导,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同时要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的方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记下自己不懂或准备和同学研讨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但在一个学生都不知道怎样阅读的情况下,希望学生发现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阅读与课前预习通常是同时进行的,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会学生阅读就是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可以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供有利条件。在学生具备一定自学能力时,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指导学生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并指导学生质疑,且对于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2.教会学生听课及复习。
  懂得怎样听课的学生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怎样教学生听好课?首先,教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要追随教师的讲课思维,并要积极思考,对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其次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内容和典型的例题做好笔记,以便于今后复习、巩固和进一步探索。再次,告之学生针对预习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应认真听,找到自己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对于仍然不懂的,课后及时请教教师。最后,对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当堂完成,从而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当然课后及时的复习是提高学习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温故而知新。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去复习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数学时从“思考”、“梳理”、“运用”、“求新”等方面去考虑,使学生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是一个思考性学习过程:思考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思考数学中蕴涵着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对基本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反思,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而梳理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构建知识结构图。运用则是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求新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努力地去搜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达到对有关知识的活的复习,从而改变数学复习简单重复。
  
  四、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是教学重要目标,学生数学能力高低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因素之一。不同的学者对数学能力都提出了自己看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农村学生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各种思维方法,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论证、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特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荃田,陈玉华,张永波,贺利稚等.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2002,(2).
  [2]周学勤.浅谈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08,(1).
  [3]王丽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迎接新课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
  [4]任勇.任勇中学数学教学艺术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胡炯涛,张凡等.胡炯涛中学数学教学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