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新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将“对话”引入教育教学成了新课标赋于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如何更好地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对话氛围
  
  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要做忠实听众,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他人的发言,才能将蕴藏心中的疑问、想法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同伴倾诉。总之,要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投入到对话中。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学习《隆中对》一文时,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他们有话愿说。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主题曲,音乐一响起,学生顿时笑容荡漾,不少同学跟着唱开了。趁着他们的热情,我提出让他们自由到黑板上用词点评诸葛亮。学生觉得不受拘束,更能在黑板上大胆地写一写粉笔字,表现相当踊跃。黑板上一下子写了“智慧”、“忠贞不二”等三十几个不同的词。对他们的表现我又大加赞赏,夸他们头脑灵活,赛过了诸葛亮。学生笑得更甜了。再让他们紧扣文本,畅谈对黑板上这些词语的看法。他们一改往日的“深沉”,像写“评价”一样出现了争抢发言的局面。
  
  二、调动情感,激发对话欲望
  
  有情感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学生只有将情感融入其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强烈的对话欲望,实现文本思想的碰撞、灵感的引发和火花的绽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警醒世人,主旨昭然。可学生对于罗布泊并不熟悉,对于它的变化没有真正目睹。怎样缩小学生与文本的差距?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怎样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产生对话欲望?我在教读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带给了学生一首田震的《月牙泉》,忧郁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忧伤。我又为学生搜集了罗布泊过去与现在的大量图片,同时配以背景音乐,惋惜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由图片进入文本,通过抒情性语句的朗读感染,学生发出了“救救青海湖”的急切呼吁。良好的情感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对话欲望。让学生谈感受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直接站起来发出了“人们啊,停止你们的无知行为,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的深情劝说。为了保护每个学生的对话欲望,我干脆用了“接龙”的方法,此时的学生妙语连珠、字字含情、句句愤慨。情感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对话欲望,我们的课堂对话如行云流水。
  
  三、加强引导,提高对话能力
  
  教师既是课堂对话的参与者,也应该是对话的推动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睿智的进行引导,于不动声色中对学生对话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指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对话能力。
  1.引导学生在拓展中提高对话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审美情趣、性格、经历等的不同,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不同,误读与停留在问题表面是难免的。教师要认真倾听,善于抓住学生对话中个性化思维的主张和火花思维的灵感,在保护学生对话激情的前提下,从不同的层面加以引导,拓展课堂深度,使对话向深层次推进。
  2.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提高对话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难点,针对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然后通过对话展示自已的独到见解,解决疑难。这样不仅突破了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了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对话能力。合作与对话密不可分。学生在合作中往往会产生奇异的火花,作为教师要抓好、抓实这一环节,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问题与分歧,既要尊重对方,又要彼此争论,提炼出更有价值的观点。
  
  四、鼓励创新,提升对话价值
  
  对话教学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实现知识与应用的对话。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实践与创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对话的内涵,从而提升对话的价值。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课堂分组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高,在表演实践中,学生依托文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人物的神态、到动作,再到人物个性化语言的添加,表演得效果很好。这样,既加深了对课堂分析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又从中融入了自己的新的情感体验,对话的内涵得以拓展,对话的价值得以提升。
  当然,语文课堂的“对话”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我们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对话,不断探索,我们的课堂定会兴趣盎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2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