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践新课标理念,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尤爱华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人才培养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这样形成了“双主体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达到更完美化。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现在的课程改革后,其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确定的,目的是是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在观念上我们要改变以往传统式的教学方式,由原来教师的“讲堂”变为现在的学生自主活动的“学堂”;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结构变为现在的开放式教学结构。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通过努力自己发现知识,并学习知识。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点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最后获得成功。教师在此时只能当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规则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式、手段等,包括教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讲解、示范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标、自练、互动、内化等作用。这两者是有机相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相应的学法。我们体育教学所有的一切方法手段都要“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突出教师的作用,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大多采用讲授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课堂中,我们提倡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问是开路先锋,是深耕之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引导他们乐于设问,敢于提问。要支持学生大胆思维,哪怕是异想天开,只要有创新意义的,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教师应从多角度思维去引导学生融入思考,最终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三、让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体育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现代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领域,体育课中出现的群体练习、团队协作练习、学生互动练习、师生互动练习、个体自主练习等,都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转变角色,改变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体育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自己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只有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主体”教学关系,才能把体育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也只有这样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四、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需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任何方法如果常年不变,不管一开始有多大吸引力,到后来肯定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在耐久跑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经常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单调乏味地跑,学生练习几次后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此对耐久跑丧失兴趣。所以在耐久跑教学中可采用穿插图形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越野跑,走跑交替,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定向运动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等。在教学中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意犹未尽;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变换中,游戏和教学比赛是经常采用的,并且应用面广。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有声音、图象、动画等,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教学比教师单一讲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意图和动作技术。适时恰当的音乐配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一般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以及情景性教学内容中,使用音乐效果很好,会提高学生兴趣。
  
  五、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有了能力,会有成功的享受,就会乐意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我们在高一新生中发现有的农村初中考上来的学生由于初中时一般只练中考项目,没学过篮球,不会打篮球,到高中时,课外活动时只好在球场边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按篮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篮球的学生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首先让他们学会“打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逐步在参与中提高。在其它项目教学中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在教学“后滚翻”时,有的学生由于身体较胖或其它原因翻不过去,那么先让他们在斜坡上从上向下滚翻,并给予一定帮助;翻过后,降低坡度,再进行练习,让学生再努力,再次体验成功。在足球教学比赛中,让为了学生体验进球时的成功喜悦,可以不设守门员或将球门放大,降低进球难度。在跳箱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先采用“山羊”代替,并逐步拉开踏跳板距离,或降低箱的高度,先练四节,再到五节,最后加到六节。这样学生觉得自己能做,能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即使下了体育课,即使出了校门,也会自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要适应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锐意进取,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体育课堂教学格局,切实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