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高校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将生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是高校生物教学改革中必须重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教材中对于生命体本身和生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确认,才能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认可。同时,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又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提出质疑、反映问题并进行思考的能力,促使理论教学的改进。所以,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都很不足,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尽可能的发挥其对生物教学和学生能力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一些学校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又因为实验条件有限等原因,对生物实验教学不是特别重视,导致学生在一个教学阶段内的实验屈指可数。教材上要求做的实验才做,甚至连教材要求的实验都无法满足,让学生根据教材所写步骤理解即可。此外,对生物实验认识不足还体现在实验过程中侧重点的偏移。实验注重的应该是实际操作过程的探究,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生物的魅力。但我们在真正进行实验的时候,注重的却往往是实验伦理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只要按照书本要求按部就班的做,并得到书上所描述的结果就算成功了。这个看似合理的过程,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遏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滞后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实验教学更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小城镇偏远地区的学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全校那么多的班级,生物老师却只有几个,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顾此失彼。此外,有些学校的生物老师并不是生物专业的老师,而是由本校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就出现了任课老师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缺乏深入的了解,课程教学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学校和老师共同做出努力,学校可以组织原有的老师向外进行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学校还要注重新鲜血液的注入,引入一些专业知识比较强,拥有新鲜思想的教师。同时,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多关注一些生物实验方面的最新消息,并适当的引入平时教学,让学生与时代发现接轨,而不是被禁锢在书本范围内,改善教学滞后的现象。
(三)实验内容陈旧,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被弱化
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目前还比较陈旧,基本都是一些已经被证实过的实验,关注的是实验的经典性与验证性,缺乏综合性强和设计性强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追求完成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而不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实验步骤与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一一交给学生,确保学生的实验能够成功,这样的做法用我们传统的眼光看来没有什么不妥,但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综合品质,而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实验的程序化,学生实验不过是对老师知识的复制。这样的实验教学弱化了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比较浅薄的阶段。此外,由于记忆的遗忘规律,学生对实验记忆不深刻,一段时间后就会不自觉地遗忘,造成实验教学效率低下。
二、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一)改进教学观念,更新实验内容
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改进,只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为之后一系列的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学生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每一次实验前都要认真准备,确定实验目标,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重难点,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对于一些缺乏实施条件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演示,总之,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予以充分的重视。此外,教师除了立足教材安排实验,还应该密切关注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的新动向,及时补充和改进教学内容,防止教学与实际情况脱节,从而造成实验教学滞后的现象。同时,不断为教学注入新的实验内容,也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设备的建设
实验设备不足是许多高校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面临的共同的难题,学校设备无法满足每个学生都能独立的进行实验,而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于是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时间一长,学生就丧失了对实验的热情。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学校应该加强对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操作的愿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对于一些资金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可以把一些器材需要相近的实验进行整合,在购进器材的时候就只需花一份钱。
(三)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
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提高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例如在进行某一项实验的时候,教师不要把实验步骤一一讲解、示范,只需提点一下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余的让学生在实验的时候自己探索,就算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也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教师也可以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一些设计性比较强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完善教学考核制度
实验教学的考核应该与传统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区别,不能依靠卷面来考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把知识和能力放在同等的考核位置。除了期末考核,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平时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加进考核内容,这样就让学生不得不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强自身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结语
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虽然不是特别理想,但只要老师和学生愿意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实验教学对生物课程以及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小飞.加强和改进高校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5).
[2]李勇慧,耿惠敏.高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06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