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与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体育;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23-01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是:体育教学观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体育观转变;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经历了“三基”论、体质论后,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演化;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呈多元化趋向,体育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编的自主权加大,体现出科学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有研究认为,在高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下,高校体育教材体系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重视生物改造的价值又要考虑对体育文化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向着“易学、易练、易用、少而精”的体育实践教材发展。
  一、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大学期间养成的锻炼习惯和形成的每日锻炼的生理节律,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各种环境变化,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大学期间强化了对终身体育意识,普及扩大终身体育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注重和强化工作中自觉独立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和体育锻炼的能力的培养,方能达到终身受用和终身受益的目的。
  第二、依据新时期独生子女的特点,深入挫折教育研究。渴望独立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家庭的过分保护导致的逆反心理也使其产生独立的渴望。这表现为渴望独立和依赖心理的矛盾;情绪强烈且自制力差;志存高远和无法正视挫折的矛盾;恋爱心理超前和不能正确把握的矛盾;渴望友谊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的矛盾等等。而此时他们若不从自身找出原因,而是主观地厌弃学习的话,就会使这种心理长期积压,造成矛盾恶化,成为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学业的完成。
  第三、协调人际关系发展与他人的协作性。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体育锻炼可改善这一现象,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校园开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第一、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体育设施的改善。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学校组织还是学生自发,都需要物质条件支持。因此,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物质环境和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合理使用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是很重要的。在高校招生日趋增多的情况下,高校校园体育开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的体育器材和场馆设备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第二、在体育课程中加大对学生的拓展训练培养。拓展训练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努力/放弃(积极/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是对体育课内容的创新,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
  第三把体育俱乐部有机的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纳入课程之中,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学形式,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外延主要包括了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与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三种类型。三类体育俱乐部中,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最早的形式: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是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课题,它是构建其他俱乐部的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点出发,提出的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兼容了课外教学俱乐部和课内教学俱乐部,代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加大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搞好高校体育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存在两多两少的现象,即数量多、技术型教师多;技术理论型少、高学历少。特别是学历结构,相比其他专业教师差距甚远。如此等等,努力争取使高校体育教师的总体水平有更大的进步。
  第五、提高对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建设能够展现现有体育信息资源以及本校教师、学生的研究成果的高校体育资料室,研发既符合国家统一的格式标准有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信息数据库,还能够与多种网络资源平台相结合,将体育信息服务的内容充分展现给大众。
  三、结论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改革开放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锻炼多样化、社会化的需求,也是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新课题。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人们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主要途径,而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是“教育体育”走向“终身体育”的桥梁和纽带。高校体育改革必须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内容体系,以俱乐部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型化课程,探索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型的高校终身体育的教育组织形式。这样才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才有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终身健康的和谐社会建设者,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
  邱宇男:男,1986--,北华大学2012级体育专业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训练学
  张志:通讯作者,男,教授,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4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