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造成学生出现“死读书”的现象,这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出现很大的背离,因此新课程改革建议变“单一的教师讲”为“师生一起讲”,甚至是“学生多讲,教师少讲”,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实现这一转变,本人有幸参加了由宁德市进修学院主持开展的“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导学案开展了对“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掌握基础知识,为后期学习做好准备,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导学案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科学指导结合了起来,通过有效的训练,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为了发挥导学案的最佳效果,我从导学案环节设计、实施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反思,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完善“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环节设计
  导学案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旧思路,将学生的重心前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学习全过程,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通常情况下,导学案基本环节包含:课前预习——课内交流研讨(教师指导)——课内训练巩固(师生交流互评)——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将环节名称设计为:搭个房子——小站练兵——合作探究——大展身手——海阔天空,并根据不同的课程需要对五个环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一)搭个房子
  这个环节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高中历史学习注重历史发展线索、特征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理解与分析。课前预习时,用表格或大括号的形式提炼知识主干,构建一张知识网,突出内容之间的联系,使本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一目了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题知识的整体记忆。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自主完成导学案,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归纳能力。
  (二)小站练兵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完成5道左右的选择题,做基础测试。在自主完成的前提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在全班中展示成果与问题,让全班讨论解决,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和交流,体会学习的乐趣,分享成功。
  (三)合作探究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纠正完善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获得的某些模糊甚至是片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掌握课本的知识,并实现三维目标。
  (四)大展身手
  这个环节是指课堂训练,根据学生新学到的知识辅以相关练习,“以学带做,以做带学”,通过测试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矫正不足。
  (五)海闊天空
  这个环节是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在课后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知识的拓展应用或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拓展,达到个人成长与集体进步的目的,实现学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导学案的实施——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
  导学案的实施过程既是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教法、钻研教材和学生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的过程。
  (一)以学定教
  即从学生反馈的问题入手,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前,先调查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现有水平,结合课标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内探讨。
  (二)以教导学
  即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历史知识的复杂、综合的特性使得学习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完成课程三维目标,使其养成历史学习能力。
  (三)学教互动
  这是导学案运用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课上,通过导学案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以个人活动或小组互动等形式融入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不拘泥于导学案,收集多方资料与信息,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研究与创新,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修订、完善方案和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如在必修二经济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的教学中,我的第一稿导学案基本遵循“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路线人物——新航路开辟的作用”的思路设计问题,课堂上,学生反应比较沉闷,课内测试的效果不理想。经过反思,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我临时生成一个设计:以课文插图“放贷者和他的妻子”为切入点,让四个小组从“新航路开辟前、后,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四个角度自主设计相关的历史情境。任务下达后,学生发挥高度热情,在课前15分钟完美演绎了他们的“巨作”。在活动过程中,我适时加以点拨,让“观众们”思考“演员们”没有展示的知识,如“放贷者杰克和妻子露西(学生起的名字)”的思想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经济史与思想史的联系,树立大历史观。学生给我的惊喜更多,他们不仅将课程的基本知识完美地融入了情境剧中,还设计出“杰克和露西移民美洲”的结局,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理解了“开辟文明交往的路线”这一主题。整个互动过程结束后,学生大呼过瘾,课后还提出好多想法,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结合史实写出小论文,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通过适宜的问题设计,师生的“学教互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导学案实施中的反思
  在导学案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学教互动,共同成长”的理念,努力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效地结合,致力于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失误,针对失误,我不断反思,通过运用“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更好地发挥了导学案的优势。
  (一)导学案中,问题设计难易度的把握
  问题设计是导学案的精髓,充分考验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在平时设计导学案问题时,我会出现失误,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及课标要求的能力层次不符。只有通过不断钻研充电,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特征,设计出符合学情的问题,才能实现知识问题化的有效实施。
  (二)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反复
  导学案本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反复。由于部分学生的能力有限,在探究过程中占了很长的时间,我担心会耽误教学进度,结果将该学生的探究变成练习讲评,忽视了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上。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一切为了学生”,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 林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