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行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单行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示93.75%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联合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可有效提升其疗效,有利于患者康复,因此该种给药方式可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疾病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在该种基础条件的影响下患者心肌供血能力下降所诱发的疾病[1]。药物方案是目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阿司匹林是常用药物之一,但是其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为探究基于阿司匹林行硫酸氢氯吡格雷给药对冠心病的疗效,本次择取32例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入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突感性心前区绞痛、压榨痛或憋闷感等症状,实施心电图检查可见其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异常,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以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5~74岁,平均(70.2±2.4)岁,病程5~14年,平均(9.2±1.6)年;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6~76岁,平均(71.3±2.5)岁,病程5~13年,平均(8.9±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片),单次剂量1片,每日1次;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 mg×7片),单次剂量1片,每日1次。
  对照组行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给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行30 d治疗。
  1.3 观察指標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80%以上,ST改变超过0.1 mV或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50%以上至80%以下,ST段有所恢复但不足0.1 mV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临床疗效应记录患者显效率与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患者22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患者30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患者24例,总有效率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引发患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原则为抗血小板聚集,以阿司匹林为代表药物,该药物是常用抗血小板药,是环氧化酶抑制剂之一,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机制为对环氧合酶-1进行抑制以降低血栓素和前列腺素水平,虽然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其胃肠不适反应风险高。硫酸氢氯吡格雷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是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为,通过活性代谢产物与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发生不可逆结合,对血小板活化进行阻断,同时其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性良好。二者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血小板效果,因此对冠心病疗效更理想。
  综上,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路雪梅.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对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22-23.
  [2] 左 伟.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8,16(05):52-53.
  [3] 王源泉,张晓静,邹建华,李苏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对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6):23-26.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0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