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疆岳普湖县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岳普湖县大面积推广已有30多年,该技术在保温提墒、除草防病、增产增效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在土壤内可存在200~400a,农田长期使用地膜,残膜回收工作又严重滞后,导致“白色污染”逐年加重,残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土壤生态恶化,农机作业质量降低,危害牲畜健康。残膜破坏土壤物理结构,抑制土壤微生物生长,作物发芽难、出苗差至减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实地调查和定点取样分析,基本摸清该县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现状和残膜分布特征,为覆膜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白色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田地膜;残留污染;土壤调查
  中图分类号:S1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22
  1 农田地膜污染概况
  该县目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应用在棉花、玉米、瓜菜和特色作物种植方面,地膜已经与种子、化肥、农药一起成为不可或缺的农资。多年来地膜使用面积在33333hm2以上,按667m2平均使用4.5kg地膜概算,每年该县地膜使用量达2250T以上。地膜销售市场不规范,虽然近些年来一直在引导推广使用厚度为0.01mm的厚地膜,但部分商家为了高利润躲避市场监管销售厚度低于0.008mm的超薄地膜,农民为了降低成本,习惯性使用厚度低于0.008mm的超薄地膜,地膜太薄,导致残膜回收困难,回收率低。
  2 当地厚地膜推广使用面积及用量概算
  自2014年以来,该县大力推广使用厚度为0.01mm的厚地膜,严禁不符合标准的地膜在市场销售、使用。该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西(甜)瓜、蔬菜等。覆膜方式主要以机械覆膜为主。膜宽主要有158cm、140cm、125cm、120cm、70cm等5種类型,宽膜主要用于棉花一膜四行种植,中宽膜主要用于西(甜)瓜种植,窄膜主要用于玉米、蔬菜种植。棉花、玉米需厚地膜5.5kg/667m2以上,其它作物需4kg/667m2。2017年全县覆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666hm2以上,按照地膜667m2平均5kg来概算,该县地膜当年使用量已达3500T以上。
  3 农田地膜残留取样和土层分布特征
  3.1 调查取样方法
  对该县种植的棉花、玉米、西(甜)瓜、蔬菜等不同作物,选取地膜使用量较大的2种作物进行地膜残留量取样调查。选定2种主要覆膜作物为棉花和玉米。残留地膜取样方法:按每种作物距离乡(村)远近、地膜应用年限等因素,在巴依阿瓦提乡、色也克乡、阿其克乡等3个乡。棉花选取3个地块,玉米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块采用棋盘式取样,中心点GPS定位,选取5个样方,样方大小为长1m、宽1m、深度0.3m,按照耕层深度0~0.1m、0.1~0.2m、0.2~0.3m分层取样。选取大于0.5cm2的残膜样品,分类登记编号入袋,清水洗净阴干后使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重,折算667m2地膜平均残留量。
  3.2 不同农作物农田地膜残留分析
  棉田地膜平均残留量为21.5864kg/667m2,深度0~0.1m耕层内地膜平均残留量12.3386kg, 占总地膜残留量的57.16%;深度0.1~0.2m耕层内地膜平均残留量6.4001kg,占总地膜残留量的29.65%;深度0.2~0.3m耕层内地膜平均残留量2.8477kg,占总地膜残留量的13.19%。从而可以看出,种植棉花的地块,地膜残留量为耕层越浅,地膜残留量越高。
  玉米田地膜平均残留量为16.8915kg/667m2,深度0~0.1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6.3884kg, 占总地膜残留量的37.82%;深度0.1~0.2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7.5749kg,占总地膜残留量的44.84%;深度0.2~0.3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2.9281kg,占总地膜残留量的17.34%。可以看出,种植玉米的地块,0.1~0.2m耕层的地膜残留量最高。
  综合分析该县农田地膜残留量,使用地膜年限越长,地块中地膜残留量越多。其中地膜使用年限在10a以内的,地膜残留量小于10kg/667m2,这部分地块面积有16666hm2左右;其中地膜使用年限在10a以上的,地膜残留量大于12kg/667m2,这部分地块面积有23333hm2左右,均大大超过目前667m2地膜平均用量5kg。
  3.3 该县农田地膜残留平均水平及垂直分布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农田地膜平均残留量为19.71kg/667m2,深度0~0.1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9.9585kg, 占总残膜残留量的50.53%;深度0.1~0.2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6.8701kg,占总残膜残留量的34.86%;深度0.2~0.3m耕层以内地膜平均残留量2.8799kg,占总残膜残留量的14.61%。
  4 残膜回收与治理现状
  通过宣传引导农民对农田残膜进行人工拾拣、回收。该县农民人工回收残膜主要集中在2个时期,春季棉花播种前及秋季冬小麦播种前。通过宣传培训引导,农民也逐渐意识到废旧残膜对土壤安全的影响,积极开展废旧残膜的人工捡拾。在春播夏种时,结合犁地整地,进行人工捡拾,农民改装的残膜机机械回收等方式,开展残膜回收工作。但由于农民捡拾的废旧地膜掺杂有部分秸秆、杂物等,导致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倡导农民在棉花头水前落实揭膜措施,便于残膜回收和企业再利用。
  积极引导扶持该县两家滴灌带生产加工企业,对现有生产设备改造提升,提高废旧残膜加工的塑料颗粒强度和质量,增加对废旧残膜的需求量,盘活带动废旧残膜回收。
  5 调查取样结论
  从该县农作物取样点地膜残留量来看,耕层越浅,地膜残留量越高。通过不同作物、不同耕层地膜残留量数据分析:轮作倒茬玉米田比棉田地膜残留量低。棉田耕层越浅,地膜残留量越高,残留地膜形状大,便于回收;玉米田0.1~0.2m耕层地膜残留量高,但残留地膜较碎,不易回收。种植制度、覆膜年限、土壤类型、回收习惯和地膜质量对地膜残留影响较大[2]。
  6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无技术成熟、适宜推广的残膜回收机械机型,人工捡拾残膜劳动强度大,残膜回收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回收的残膜质量不高,只有少部分可作为再利用原料,大部分不能被再利用。且回收的难度大,加工的成本高,需要的回收费用较高;地表地膜回收较容易,耕层越深,残膜回收利用的难度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民自觉回收地膜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7 治理措施及建议
  加大残膜回收宣传引导和地膜使用监管执法力度,制定符合该县实际的地膜回收利用相关政策。印制宣传单,利用赶集日加大宣传,逐步提高农民群众对残膜回收意义的认识,自觉使用合格地膜产品;加大对残膜回收企业的帮扶力度,关键时间节点设立临时回收站点;与县农机部门协作,积极引进筛选符合该县实际的残膜回收机械,提高残膜机械回收质量和效率;县、乡、村和企业联动,共同推动该县残膜回收治理工作;加强覆膜作物和非覆膜作物的轮作倒茬,减少同一地块地膜使用量和次数;提倡棉花头水前揭膜,减少后期地膜回收难度。
  参考文献
  [1] 杨俊杰,李正平,程树高.塑料薄膜引起牛胃阻塞的诊治[J].新疆农垦科技,2001(5):25-26.
  [2] 滕世辉,李晓霞,房晓燕,张相松,杨化恩.临沂市农用地膜残留系数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农学学报,2018,8(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