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康县小麦生产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康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冬小麦是主栽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0667h㎡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4℅以上,但由于受品种混杂、产量不高、价格低迷、种植成本加大等影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关键词:小麦;生产;调查
  一、我县小麦生产的基础条件:
  1、光、热、水、肥条件:康县地处甘、陕、川交界地带,土地总面积2958.46k㎡,北亚热带北界通过本县,明显具有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特征。年降水量800mm左右,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300mm左右。年均气温11.8℃,年总日照实数1801.5h,无霜期213天。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5条,控制流域面积2415.59k㎡,水资源总量307760万m^3。年均地表水径流量25亿m^3,全县地下水总储量为5.776亿m^3,其中稳定储量为1.976亿m^3,调节储量为3.8亿m^3,水资源丰富,污染源主要为农业生产污染和生活用水污染,无工矿企业和化工污染,水质安全。
  全县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黄棕壤和褐土三大类,其中:黄棕壤9000h㎡,棕壤6400h㎡,褐土5406.7h㎡。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加权平均值)有机质1.62%,全氮0.112%,速效磷7.6ppm,速效钾123ppm;从总的情况看,土壤肥力中等,但土壤无污染,各种重金属粒子含量较低,均在安全指标以内。
  2、土地资源条件
  全县有耕地面积20800h㎡,水平梯田11586h㎡,有效灌溉面积3853h㎡,旱涝保收面积1133h㎡。
  3、人口劳动力条件
  全县辖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640个合作社,总户数62813户,其中:乡村户数46700户。总人口 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1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2.43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0.23万人。
  二、我县小麦生产基本情况:
  我县近三年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10800h㎡、10733h㎡和10533h㎡。据田间抽样调查,小麦亩穗数大多保持在24-28万株之间,穗粒数大多保持在24-30粒之间,小麦千粒重33-35g之间,小麦亩产量 基本保持在 238.7kg左右,小麦总产量大约在3.8万t左右。因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在小麦生育期,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据统计,每年小麦生产受自然灾害面积都在2-2.51333-1667h㎡之间,小麦生产因自然灾害损失0.1万t左右。每年小麦生产受病虫危害面积5333-6000h㎡之间,小麦生产因受病虫危害损失在0.16-0.18万t之间。
  由于我县气候特殊,小麦生产山大沟深,耕种运输极为不便,多年来一直沿用70年代引进的老品种—特拉凡,新引进的小麦品种由于抗逆性、丰产性、赖贮性、品质等很难在我县长期稳定,至今也未找到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可以替代特拉凡的当家品种。在全县16.2万亩小麦中,特拉凡种植面积达14万亩,近年引进的“兰天30、兰天093”只有2.2万亩。在全县16.2万亩小麦中,旱地小麦面积16.12万亩,小麦旋耕面积12万亩,小麦机播机收面积0.7万亩。
  在16.2万亩小麦播种面积中,有小麦高产田3.6万亩,土壤类型为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1.9﹪,亩产大约在300公斤左右。在生产中亩施氮肥12公斤,亩施磷肥16公斤,亩施钾肥 6公斤;有小麦中产田 11.2万亩,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1.65﹪,亩产大约在 240公斤左右,在生产中亩施氮肥10公斤,亩施磷肥 16公斤,亩施钾肥 6公斤;有小麦低产田 1.36万亩,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2﹪,亩产大约在 150公斤左右。这类土地在生产中亩施氮肥 10公斤,亩施磷肥14公斤,亩施钾肥用 4公斤。
  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各类小麦病虫害及自然灾害每年频发,据调查统计,每年共发生各类病虫害34.57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6.1万亩(次),小麦白粉病7.47万亩(次),小麦红蜘蛛13.5万亩(次),小麦蚜虫7.5万亩(次)。
  三、我县小麦生产收益情况
  我县山大沟深,交通落后,交通运输比较困难。在燃油价格大幅上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县小麦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小麦平均亩产按 238.7 公斤计算,亩投入成本为:种子15公斤,每公斤3元,合计45元;化肥:亩施尿素15公斤,每公斤2.2元,合计33元。磷肥亩施40公斤,每公斤 1元,合计40元。亩施钾肥10公斤,每公斤3元,合计30元,总计103元;亩投入农药20元;亩投入人工8天,每天80元,总计640元;机械作业费100元。以上各项合计,小麦亩投入成本908元。小麦价格按每公斤2.6元计算,亩总产值为620.6元。减去亩生产成本908元,亩收益为-287.4 元。再除去转移性收入:粮食直补每亩100元,良种补贴每亩10元,亩净收益为-177.1元。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由于我县小麦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产量不高,导致粮食生产生产较大,致使我县粮食生产收益较低。
  四、我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潜力:
  从以上近三年我县小麦种植面积可以看出,种植面积逐年年减少,但总产始终保持在3.8万吨左右,分析我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总产保持稳产或增产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造成我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县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压粮扩经等特色兴县战略的前提下,导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二是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小麦种植成本逐年增加,产投比严重下降,影响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导致我县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三是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我县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匮乏,导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影响我县小麦稳产,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宣传推广,群众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得到大幅提高,改变了以往传统粗放的耕作模式,小麦良种,配方肥料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药剂拌种,田间管理,病蟲防治等工作得到普及应用,防御防范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致使我县小麦生产连年稳产、增产。
  五、促进我县小麦生产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县小麦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各样农作物种植都按预定计划有序进行,预计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都稳定在57万亩左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稳定在48 万亩左右,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针对我县小麦面积稳中有降,产量难以大幅提高,收益偏低,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我县小麦稳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方针政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二是要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要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宣传与推广力度。四是要加大我县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粮食生产人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康县统计局 2017康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2]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康县耕地质量评价[s] 2015年
  作者简介:张永强,男,汉族,大专学历,1970年11月1日出生,甘肃康县人,现为康县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农艺师。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5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