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深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让教师深度的“教”促进学生深度的“学”。只有坚守学生立场,坚守整体视角,坚守联系的观点,坚守有机整合与适度拓展,创设真实学境,精心设计追问,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才能让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1-0029-03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着碎片化、小步走、简单记忆、重复训练、假自主、假合作、假探究等诸多浅层学习问题。课堂教学要想走向深度学习,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抓住数学核心内容,围绕数学学科本质,聚焦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而这些又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前提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所有关于“教”的思考与设计,都应以对“学”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只有立足于“学”,才能理清楚“教”。教师只有坚守学生立场,坚守整体视角,坚守联系的观点,坚守有机整合与适度拓展,创设真实学境,精心设计追问,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才能让深度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生。
  一、坚守学生立场,从学生角度去思考
  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如果学生学不进去,教师讲得再好也没有效果。教师备课时,要将自己放在学生的立场上,设想作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这部分内容时,又会有哪些困难?我希望教师给我提供什么帮助?我会喜欢怎么学习这些内容?然后再考虑作为教師怎样教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只有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才能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动手操作折出几分之一是必做的内容,但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示出来,就给学生的体验造成了障碍。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请一名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在学生对折展开后,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指指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在哪?怎么看出这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中的一份呢?教师用直尺画出折痕,用画斜线的方式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为学生做出示范,又快又好地表示出了分数。当接下来学生找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时,再次明确要求,使学生的体验得以顺利进行。
  1.折:怎样把它平均分成4份呢?
  2.画:用直尺帮忙把折痕画出来。
  3.涂:用彩笔以画斜线的方式涂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二、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用发展的眼光开发教学资源。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一定是基于多维整合,需要教师全面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灵活整合教材,将教材的内容有机重组,形成结构化的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还有利于知识的提取、迁移和应用。对于教学内容我们不妨思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学生会有什么影响?还缺些什么?需要提升什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还要理解新知识的类型和价值,指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还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对教材进行了单元整合和适度拓展,从“分物”到“分数”,先“分”再“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是平均“分”出来的数。在学生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后,抓住“平均分”这一共同点,从整数4÷2=2、2÷2=1,到1÷2=1/2,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不仅仅是在分物体时产生的,分数作为一个数更是以运算结果形式呈现的,尽早建立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完善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扩展了学生对数系的认识。
  三、创设真实学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有效的数学情境确实能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数学的空间。但牵强附会的联系实际,繁杂冗长的故事情境,并没有多少数学含量,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删繁就简三秋木,领异标新二月花”,去掉牵强繁杂的情景,使教学活动趋于简洁,更有数学的味道。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灵魂。既然是体操,就一定要“做”。“做”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辨析出理性认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披萨的二分之一后,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找到彩带的二分之一、饼干的二分之一、一杯果汁的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物体还是图形,无论是“线”“面”还是“体”,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进而理解分数意义的本质。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思考、有分享,思维才能不断生长。一定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动脑思考的空间、动口解说的空间,学生才能逐步做到会看、会做、会想、会表达,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悄然生长。
  四、精心设计追问,促进深度学习生长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真问题是思维的助推器。只有存在“真问题”的课堂,才能谈得上深度学习。俞正强老师的“年、月、日”一课,看似随意的谈话、追问,实则形散而神不散。聊着聊着,思维激活了;聊着聊着,任务出来了;聊着聊着,知识理清了。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一次次的追问和等待,等来的是学生思维大门的慢慢开启,等来的是学生拔节的成长。学生的体验不可省略,儿童的深度理解比学习的速度更重要,我们不妨将学习的过程拉长一些,让孩子们充分地去经历、去感受。
  朱德江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学生通过测量、撕拼,都只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概是180度,并不能严谨地证明,怎么办?朱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学具,引领学生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长方形每个角都是直角,那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自然得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这对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帮助吗?引导学生借助长方形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研究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朱老师追问:那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该怎么证明呢?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朱老师以微课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帕斯卡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故事,让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360度得到了证明。至此概括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正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追问,一步步引领孩子们的思维走向深入,促进了深度学习的生长。
  五、留点时间给思考,让学习多发生一会儿
  教学中,教师要舍得停下来,留点时间让学生进行“思”和“悟”,要让学生带着思辨的头脑去审视、去探索。教师要善于制造“小陷阱”“小困惑”,暴露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争辩,针对错误讨论、剖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疑惑,才能激发兴趣,才能引发深度学习。
  华应龙老师的“我不是笨小孩”一课,研究了这样一道题目:师傅说,我在你这年纪时你才五岁,但你到我这年纪时,我就71岁了!请问徒弟几岁?师傅几岁?华老师明知此题对学生是陌生且复杂的,课上仍然给了学生三分钟时间尝试独立解决,意在让学生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从而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当学生困惑于不解题意时,华老师又及时提醒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解题观念,读懂题意,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当学生不知如何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时,华老师引导学生从举例出发“投石问路”,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一边深入思考理解题意,一边获得数学发现。学生在长时间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恍然大悟,这种“噢”效应,是学生珍贵的学习体验。只有经历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窘,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与喜悦啊!
  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放慢课堂的脚步,让学习多发生一会儿……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当深思成为一种习惯,学习将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总之,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靠教师深度的“教”,还要依靠学生深度的“学”。教师深度的“教”和学生深度的“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碰撞出核心素养的“火花”。只有教师深刻把握数学本质、深度剖析数学过程、深入挖掘数学思想、深层揭示数学联系,才能让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对话交流、反思总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让核心素养“开花结果”。只有二者有机融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之树才能根深叶荗。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深度学习一定会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