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做真正的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达到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目前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状况依然存在,这是很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教学效果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师生问答式”转变为“自读自悟”
  经过了两轮课程改革,目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被打破,但是“师生问答式”的现象还较普遍,往往教师问,优等生答。这种课堂看似热闹,但只有部分学生有机会发表“高见”,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因此,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从“师生问答式”转变为“学生自读自悟式”。
  如何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呢?学生在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后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迫切需要自我探究。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以《詹天佑》为例。学生在初课文,整体感知后,感悟到詹天佑是一位爱国杰出的工程师,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他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才干又体现在哪里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再次阅读探究课文的欲望,老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自主读书,自我体会,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进行交流,形成共识。
  随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好品质,在小组中合作学习,通过联系文中事例、写作方法、修辞手法,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加深对詹天佑美好品质的认识。再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评议,老师点拨,进一步提升认识。
  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就是不断唤醒、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教会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成长。
  二、让学生放飞思想,自主读出问题
  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个弊端,学生带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读书,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提问确实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重要手段,但总被动地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本,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必须由“学生带着问题读”向“学生自主读出问题”转变。
  怎样培养学生自主读出问题呢?如教学《老人与海鸥》,通常教师会预设一些问题: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问题确实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但学生总被老师牵引着走,天长日久形成了依赖的心理,一旦离开了教师的问题扶持,最终还是不会读书,学生的发展也成了空话。
  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激发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他们不仅提到了老师预设的问题,还提到了一些来自难以理解的词句和具体情境的问题。如作者刻意地描写老人的外貌用意何在?老人和海鸥怎么是亲属呢?由于问题是学生发现的,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渴望解决问题,深入探讨的强烈欲望。
  经过梳理,我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自主解读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提出新的问题。如有个小组读到“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时,又提出新问题: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呢?经过讨论,孩子们最终明白了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栏杆上放食物的,体现了老人对海鸥地细心呵护,以及海鸥和老人快乐和谐地相处美好的情景。
  在自主阅读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激励他们仔细品读,不断探究,在读中“形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形成新问题”,直至读懂课文,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同时也无声地渗透了阅读课文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自问自探”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问自探的阅读教学模式正是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
  那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呢?可以从学生交流预习导学案开始,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工具,资料自主学习解释疑问,再利用生生互助的方法,练习解释疑问,反思学习过程, 迁移再次創新,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习得方法,产生学习乐趣。
  四、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
  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里让学生读出深度,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问题,必须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预习,而且,有目的地读。因为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教学生学"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应将预习这个环节纳入其中,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式预习”能力的培养呢? 现以《唯一的听众》为例阐述我的做法:我的导学案上设计的阅读框架是: 课文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你感悟到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学生随着这份阅读框架进行预习,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写法,对老人和“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还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产生了新的阅读期待。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有针对地以学定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起点。
  改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