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人教版初中数学如何开展兴趣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篇文章就兴趣教学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问题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提出一己之见。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数学 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35-01
  一、浅析初中数学人教版教学课程标准
  我国当前的初中数学教材有多个版本,但其中人教版的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其使用率较其他版本来说最高。我国教育部所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是全国范围内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设计、制定及出版的依据。 我国在2011年时修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修订之后的版本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方面有这样的规定:“教师应当对整体学生使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要站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知识储备的角度上进行教学。作为教师既要保证教学程序的正常进行,也要保障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教学质量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深入探究等,让学生学习和把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去理解数学思想,从而得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式方法。 ”
  二、当前初中数学的不足
  语文、数学、英语在我国当前的考试制度里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在什么考试中,它们三科的成绩都对学生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考或高考这样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对这个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教学方法的不足
  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直以来的数学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贯穿整个课堂,在数学教科书中给大家呈现的内容大多是数学公式、相关数学定义以及例题。这样抽象的内容,如果教师依旧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会使得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比,这样的方式方法会受到学生的排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自身的不足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自身最大的不足就是其在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和排布上有很多抽象化让人難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后,会感觉初中教材的内容不像小学教材内容那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只有利用书上现有的例题来帮助自己理解那些抽象生涩的数学定义。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效率低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的心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使用教材习题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使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和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利用这样的方式创造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氛围。利用课后习题所创造的不同氛围展示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通过具有趣味性的课后习题,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证明题时,第一步要证明其演变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将学生的思考引导进入证明人的解题思想里,理解和把握证明解题程序的有趣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来把握相关知识点。
  (二)革新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单项教学法,主要表现就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用听课。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获取的知识都是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这种传统且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发挥自己上课的积极性。假若能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如此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主要的手段就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制定适配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小组合作和小组讨论。教师在进行小组组合上,要合理搭配,让好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其小组是作为讨论课堂上学习问题的载体,在小组内部要积极合作,达到一起进步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的好坏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升学成绩息息相关。就当前来看,大部分教师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依旧采取陈旧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作用不大。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学生的学习欲望,要进行数学兴趣教学,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提升数学水平。这条路径依旧在摸索当中,希望可以摸索出更多更好的经验用来推进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国.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5(4)
  [2]郭凤云.浅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3]史晓旭.关于初中数学趣味教学的实效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