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游戏将音乐的艺术性和游戏性完美地统一了起来。通过音乐游戏,中班幼儿学会了合理释放情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感。音乐游戏在促进中班幼儿感知音乐能力的同时,也更好的提升中班幼儿音乐创造力。
  关键词:音乐游戏;中班幼儿;影响
  3-6岁是幼儿们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倘若仅仅通过单一的音乐来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那么最终成果并不会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来的有力。音乐游戏通过音乐作为其背景,会使得幼儿对音乐的音调、音律、节奏、风格等会有更加深厚的感受。由于幼儿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看、听来想象,因此在具体的感知与操作中,幼儿才能对事物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本研宄中的中班幼儿是指4到5岁的幼儿。本文在M幼儿园A中班,进行了非参与式的观察,通过看、听,了解音乐游戏对该中班幼儿的影响。
  一、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美国早在六十年代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中就建立起以音乐概念发展的立体螺旋形式,帮助幼儿有效的感知音乐。音乐游戏自身是非常强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与游戏两者之间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并且做到从音乐当中去还能从音乐当中回来。由于音乐游戏具有让幼儿在学中游戏、游戏中感知的特点,因此,它的学习过程也是幼儿对乐曲自主探索、整体感知的过程。
  研究前中班幼儿的状况:刚进入中班的幼儿,还未进行过比较正式的音乐游戏的训练,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弱且不敏感。第一次进行教学时,幼儿对节奏毫无感知,只会扭动身体或者呆呆站在原地。
  研究后中班幼儿的状况:音乐游戏中的所选择的音乐歌曲,它是幼儿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旋律,能够引起幼儿们的共鸣,特别为幼儿所接受。而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音乐作品的意境,更容易加深对乐曲的深远意境的理解,与音乐产生共鸣。幼儿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教授的。比如,中班幼儿在学习音乐《欢乐满山谷》中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景性。山羊叫声、公鸡叫声、老人的笑声、蛙声等引人人胜,趣味性很浓,其中铃鼓变换的节奏在乐曲中非常明显,且贯穿始终,以同节奏的不同速度将乐曲划分为三段,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节奏游戏。根据这一音乐,设计趣味性的节奏游戏,让中班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在情景中进行动作的替换和创造,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再比如,音乐游戏中常常也会运用到幼儿非常熟悉的一些乐器,包括手鼓、响铃、沙锤等等,在中班音乐游戏《狮王进行曲》当中,教师扮演狮王,然后运用手鼓,拍打着《狮王进行曲》节奏指挥小幼狮,而扮演小幼狮幼儿需要面对教师,当教师用手鼓拍打着头的上方,则幼儿就用手拍打上方,以此类推。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发现,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有明显的提高,能基本拍打、扭动着相应的节奏。
  二、创造力的发展
  儿童早期具有音乐创作的潜力,幼儿的这种创作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音乐作品的创作,往往是从孩子对声音探索,创造音乐和表演乐趣来体现出来的。如在每一次的音乐游戏中,幼儿们都会对熟悉的音乐产生音樂感,在不知不觉中,对歌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慢慢的幼儿开始学会自己去创造。
  研究前中班幼儿的状况: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创造家,只是缺乏适度的引导。在未进行音乐游戏训练时,中班幼儿只是会简单的去比划,做单一的行为。
  研究后中班幼儿的状况:在音乐游戏中,幼儿的相应能力得到了提升。无论是对音律、动作、扮演的创造,还是节奏、乐器的选择上。幼儿总能通过自己大脑,开发出连成人都无法想象的佳作。从幼儿出生开始,无意识的对游戏、音乐有好感,因此,音乐游戏便成为了幼儿音乐创造的翅膀,通过音乐游戏,幼儿们就能飞向他们想通往的地方。就这样,幼儿的大脑被无穷无尽的开发了。每一个幼儿因为自身的差异,创造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体现出来的东西也是有差别的。幼儿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如中班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是通过重复的方法创编的歌词,这样ABAB的结构更加易懂易记。幼儿根据歌词的提醒,节奏的改变,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行创造自己喜欢的动作,当听到音乐中“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最先蹲下...”的“蹲”字时,马上立刻蹲下,这样在跑、跳、走、蹲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对于幼儿老说。光一个“走”字,他们在适度的引导后,可以变化出:踏步走、倒退走、横着走、模特儿步走等等。再例如中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它是由两段构成,是属于AB结构。其歌词是“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大致内容是介绍我们的头、手、脚等身体部位。第一段的动作一般都是由教师教授组织幼儿游戏,当听到具体的部位时,就得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启发幼儿。然后第二段同样的歌词,则由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行创编,来表达歌词中出现的相应身体部位。这样教师通过适度引导后,让幼儿自行想象创编,便促进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在实习时,曾经看到过一个有关的例子。有一次上音乐游戏课,教师播放着音乐,先让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发挥想象自行创编,然后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最后根据各种不同动作的歌词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们都在跟着节奏自己创编动作,但是有个小朋友对教师说,“老师,老师,你快看J小朋友的动作”!原来是J小朋友自己做了一个身体绕行的动作,挺好看的,并且大伙也在跟着模仿。这个时候,教师便上前问他,让J小朋友解释一下自己的动作,孩子说:“妈妈会跳舞,跳的时候也是这样扭得,我真的看见过”。于是,教师就应用了小朋友们自己创编的动作,使得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喜好,变成了“拍拍小手扭一扭”,孩子们很喜欢。所以在游戏中,老师应该尊重幼儿的独特见解,接受所有的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还有孩子的唱歌等等。我们不要求孩子能够创造多么好的音乐,在成人的世界里,总是不能理解孩子们的探索和创造的事物,但是这是孩子们的世界。所以教师的角色就是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做出相应的回应,然后分配,使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师在保护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指导、引用、给予鼓励的效果会使得每个孩子积极思考,不仅培养孩子和老师讨论的勇气,而且使他们获得安全感,从而让孩子们进行大胆创造,主动参与游戏当中。
  三、结论
  通过音乐游戏,幼儿可以学会合理释放情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感。在促进幼儿感知音乐能力的同时,也更好的提升幼儿音乐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张馨月.幼儿园音乐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5.
  [2]  赵霞. 游戏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
  [3]  梁美伟. 浅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21(4):88-91.
  [4]  赵燕. 嬉戏中的智慧——浅谈在小班音乐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6(2):114-117.
  [5]  孙但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
  [6]  邱学青.学前幼儿游戏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20.
  作者简介:许莉莎,女,汉,四川,硕士在读,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编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