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南省“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课程的衔接是构建“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到课程的衔接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从目前“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问题分析,尝试提出完善“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 “3+2”分段;课程衔接;中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60-02
  2014年,海南省根据国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开展“3+2”分段、五年一贯制、“3+4”分段等多种类型的试点招生,促进中高职衔接,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2014年公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衔接,并且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由此可见,在中高职衔接的各种招生类型中,课程衔接是核心内容,因此,在“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衔接问题为重中之重。
  一、当前“3+2”分段人才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发思维定式
  目前,我省中职学校的课程结构以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样的三段式为主,而高职学校的课程结构则是按照本科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理念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二)课程目标分裂
  中职培养目标是具备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而高职则需要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高一级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在课程目标上,中职与高职不同。
  (三)课程设置标准不统一
  课程的衔接是中职和高职衔接的落脚点,然而当前海南省“3+2”分段人才培养的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尚未有统一的、科学的衔接标准,各自按照传统经验和学校需求设置课程。这样课程设置标准不统一就会导致课程的安排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中出现种种衔接难题。
  (四)课程内容衔接无序
  当前海南省中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未能做到一体化设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着文化课脱节、专业课重复倒置的现象。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而高职学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能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普高生源和中职生源,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而专业课方面,高职阶段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却与中职雷同,教学中出现的“炒冷饭”现象。与此同时,高职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课衔接错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因此,经过“3+2”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反而不比中职生强。
  (五)课程衔接实施脱节
  目前,海南省各职业学校各种教学资源未实现共享,教师资源基本不流通,教学衔接无从谈起,势必导致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浪费和脱节。
  (六)课程评价衔接不尽合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评价系统的建立是课程体系建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课程评价体系的衔接应该是动态的弹性衔接。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中高职之间的课程评价标准不一,实施不贯,升学衔接时要另外制定标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七)课程衔接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目前,“3+2”分段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实施中,相关的课程衔接的具体合作问题只是学校之间自主协商完成,在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尚无具体统一科学的标准和规定,尚未出台具体的保障措施,这不利于“3+2”人才培养的有效推动和实质性进展。
  二、“3+2”人才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职业面向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前提
  要合理构建“3+2”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须先确定“3+2”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这是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中高职学校应统一根据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各阶段的职业活动,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二)整体设计构建课程衔接体系
  中高职应该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课程设计体系,以五年为节点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并且按照三年和两年分段实施。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的实践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级技能实践为主,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按照课程标准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中高职应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岗位群以及岗位群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由浅入深地进行课程设置。中职课程着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方面着重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掌握基本职业理论、训练基本职业操作能力;高职课程着重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中高职学校根据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在课程安排上强调课程的衔接性,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四)课程实施一体化
  在课程实施中建立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流通机制,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基调下,合理安排教学实施的步骤及顺序,以课程和教学需要为原则调动双方有利资源,资源流通,有效实现课程实施一体化。   (五)课程评价一贯性
  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衔接体系的关键,应体现在两个阶段的培养和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培养过程和衔接升学中都应保持课程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顺利实现“3+2”分段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设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课程衔接是“3+2”分段人才培养衔接的关键,应由省教育厅牵头成立协调工作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由协调工作小组对课程衔接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对试点学校和专业进行指导,由专家委员会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问题进行必要的统一,为试点学校和专业提供课程衔接的依据,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实施跟踪,加强监督
  一切设计理念都要付诸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行修正,不断反复不断完善,更好地使课程无缝衔接。在课程前期设置到后期实施评价整个过程中,协调工作小组都要有专人负责跟踪进度和落实情况,进行工作指导的同时进行有效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衔接落地生根。
  (三)建立资源互通机制
  1.教师资源
  中职学校的教师多是“双师”型,他们的长处是实践操作能力强,中职学校中部分理论性强的部分课程可由高职院校教师承担,高职院校中的一些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由中职学校教师承担,使中高职院校教学实现取长补短。
  2.教学资源
  中高职学校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以及其他特色教学资源,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素材,“3+2”分段人才培养的中高职学校应加强联系,互通有无,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分享各种教学资源,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课程衔接的力度,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实训资源
  职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景场地,尤其是中职学校更加注重技能培养和技术训练,实训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和教育实习阶段,中高职学校可以协调安排场地互换或阶段轮流,充分利用实训条件,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四)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中高职阶段的课程评价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科学有效且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和手段,评价标准要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注重过程评价,激发中职生升学的愿望和动力,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工作岗位标准,使课程评价标准与市场就业要求保持一致对应,提高中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五)建立学生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制度是通过学生修读的课程考核和技术技能鉴定分数为学分点数,分阶段、分层次累积在中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里的一种新型教学制度。它打破了原来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的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教育模式。首先,灵活性更强。允许更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前或推后毕业或者中途创业,这样保障了一些因本身课程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学生认为浪费时间的状态出现。其次,连贯性更强。加强中高職之间的协调,使中高职在教务管理上必须得到统一,能够有效促进课程体系的衔接。因此,学分银行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力保障。
  (六)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供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共同使用,用来保障衔接过程中调研、论证、师资培训、资源平台建设等出现的费用,同时建立学生资助机制,确保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放弃升学机会。
  参考文献:
  [1]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3:118.
  [2]胡翔云,孔新舟.基于课程层面的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9-22.
  [3]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殷慧敏.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5]蒋丽华.“知识技能”视域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5(19):21-24,33.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