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佛山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条件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雷万鹏与汪传艳(2012)的研究将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分为“优惠政策模式”、“材料准入模式”、和“积分制模式”的三种类型,本研究根据三种模式对佛山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进一步进行模式分析。
  【关键词】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入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12-02
  一、优惠政策模式的分析
  “优惠政策模式”是部分地区针对本地优惠政策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高学历人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子女才有入读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格。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将其作为接收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的方式之一。佛山市陆续颁布关于专业人才及引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按照不同群体的分类提交相关的入学材料就可申请入学和教育补贴。另外, 佛山市从2008年开始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政策性借读生政策,“政策性借读生”同样按照政策实施办法中提交所需材料后,与户籍生同等可以入读公办学校,享受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和学杂费。
  同比,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也有相关优惠政策,例如深圳规定“属于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人的适龄子女,在申请学位时除应按提供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出具优惠政策规定的有关材料”。广州市为了做好优秀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规定凡具有广州市及各区(县级市)政府授予优秀称号的外来工,其子女可优先申请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并享受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课本费的政策,就读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其他需缴费标准与本市户籍学生相同(汪卫平,2017)。
  二、所需提供的准入材料分析
  “材料准入模式”,是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居住证明、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等)的完备决定随迁子女是否符合入读當地公办学校的标准(雷万鹏、汪传艳,2012)。2012年,在佛山市颁布的《佛山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施办法》中,采用“入学证明材料”规定了入学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根据申请人属政策性借读生的不同类别提交材料有所区分,但基本仅需要提供申请人身份证、申请人及子女户口簿、计划生育证以及居住证4项证明材料即可,其余材料根据申请人类别提供此类相关证明。并且该市逐年降低相关条款标准,如对在同一区内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满5年以上(含5年),有固定住址、有合法就业或经营证明的非户籍人士适龄子女,均作为政策性借读生,全部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这一条款对佛山市从事普通工作的非户籍人士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目前每年有l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人数一半以上)凭此条件入读了公办学校。在多种证明中,关于对外来务工人员身份的认定、居住状况及就业状况的证明是决定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关键性资料。从文本来看,劳务合同、暂住证、户口簿、居住合同、原籍地开具的就读证明占比最大。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佛山市所需提供的材料简易且能够证明申请人身份,从而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的入学门槛。
  三、实施积分制模式的分析
  “积分制模式”是珠三角地区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较为普遍的形式,是根据所规定的标准计算积分,以此来决定随迁子女是否有资格入读当地公办学校。积分制又分为“积分制入户”和“积分制入学”(汪传艳,2013)。2012年,佛山市实行“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的办法,申请对象在佛山居住满一年的,但又暂时无法满足政策性借读生标准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解决户籍生、政策性借读生入读公办学校、尚有剩余学位的前提下,按积分高低,逐步解决其入读公办学校问题。积分指标包括居住年限、计划生育、参加社保、技术职称、工商纳税、购房以及加分项目。在设计分制的指标体系时,为确保公平公正,对容易造成分数失衡的部分项目(如献血)做出了“分值封顶”的规定,同时采取偶尔“只加不减”的办法,鼓励、引导外来人员更快融入城市。
  在最先开始实施积分制政策的中山市,其积分由基础分、附加分和扣减分构成,外来务工人员累计满30分者,其子女既可申请入读中山市中小学。东莞将随迁子女父母在莞的服务年限、居住年限、参保年限、纳税情况、文化程度、居所情况等十二项情况作为计算积分的依据,根据积分、填报志愿以及学位供给情况来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东莞市统计局,2016)。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佛山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实施的可借鉴之处
  ①明确且创新的教育政策
  佛山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立市之本,这也使得佛山在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时始终结合实际,采取创新且符合当地的措施来颁布符合教育政策。明确入学条件是佛山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先决办法。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均等化体现在受教育的入学起点平等和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平等,佛山采取了“政策性借读”和“积分入学”相结合的政策,保障了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公平性,为城市随迁子女入学作了政策的典型示范。其次,根据不同的接收难度规范流入地合理设置门坎。消除了繁杂的无关条件,简化入学办理手续,以保障随迁子女具有均等的入学机会。
  ②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
  为随迁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权、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佛山市始终将经费投入以流入地政府承担为主,在明确政府职责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③通过社会福利管道积极接纳外来人口
  同时,佛山市在积极接纳外来人口和推动其市民化作了大量工作。据佛山年鉴(2013)记载显示,佛山市坚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员的户口登记管理,实行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权利,使外来人员真正享有“就业有扶持、技能有培训、劳动有保障、社保有纳入、居所有改善、子女有教育”等社会福利。   (2)佛山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①随迁子女人数增长过快导致学位资源紧缺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使流动人口不断涌入该地区,入学门坎的设置反映了流入地义务教育供求关系的矛盾。流入地面临教育设施、师资、资金等资源的制约,这促使流入地政府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随迁子女数量控制在公办学校容纳范围之内。农民工的集中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大中城市的资源紧缺程度,使得大中城市的入学门坎相对较高(汪传艳,2013)。尽管佛山市不断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更多学位而不断努力,但仍有30%的随迁子女没有入读公办学校,可见学位资源依然紧缺。
  ②教育经费压力过大
  虽然佛山市政府作了相当大的财政努力,但由于随迁子女人数的过快增长加大了佛山市增添学校设施、扩建学校等方面的基建性费用的投入,导致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足。2015年,佛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79.61万人,教育经费投入201.47亿元,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每生1370元,初中每生2276元的财政拨款标准仅66万学生受惠,还有13.61万学生的经费无保障。按照此标准计算,至少还需投入41.55亿元。
  ③积分制模式日渐显现出的消极影响
  积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发展,确保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帮助城市吸纳了人才。此政策虽减缓了流动人口剧增给流入地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其随之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处于日渐凸显的状态。首先,受积分制条件的约束,户籍、住房、社保等积分条件不符、未达到一定积分的外来工子女仍无法享受优惠政策。其次,积分制引发了各地学区房炒房热现象(祝凌文、李峰,2016)。拥有学区房是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优势之一,积分入学政策其中的侧重点在于申请学位者的户籍状况、居住情况,这就造成学区房过热的现象,引发房地产市场经济泡沫现象。
  2.建议
  (1)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创新政策是首要
  佛山在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的前提之下,采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性借读”与“积分制”相结合方式。各地政府有必要将入学准入条件规范化、明确化,根据当地随迁子女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本市的承载力来测量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程度,从而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读率,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均等。
  (2)对非户籍人口采取积极接纳的方式,保障外来人口享有同等社会福利
  外来务工人员促进了流入地全方位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应采取积极接纳非户籍人口的方式。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权利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到城市长期规划发展的项目中,是随迁子女免费享受公办教育的资源、缓解外来工子女就学压力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公办学校学位,扩大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力度,从而确保更多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
  (3)解決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稀缺,经费保障是关键
  解决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紧迫性问题,教育部门及各行政部门明确职责的同时,需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的充足性。解决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对提高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均等化。建议设立非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专项资金,根据每流入地随迁子女数量多少给予相应适当的经费补贴。在分配好公办学校的情况下,运用多种办学形式,扶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对民办校予以政策上的指导、财力上的支持,促进民办义务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改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环境,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更加公平。
  参考文献:
  [1]雷万鹏,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坎”的合理性研究.教育发展研究[J].2012(24):7~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