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授课的创新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于学生来讲,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养成好习惯,培养学科兴趣最重要时期。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要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还要开设作文课,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写好作文的能力。教师针对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授课,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根据生活中的事情寫作文,真情流露,这样文章才会更感人,才能表达出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上,教师要耐心给学生讲解如何面对不同的题材找出相应的写作技巧,这需要学生长期积累自己的写作文技巧,教师要在上课期间多给学生写作机会,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多练、多写。固有教学模式是教师给学生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写。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任何思路。教师要打破这种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对于写作充满自信,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怎样写作,怎样去写好一篇作文。
  一、根据生活中的事情,真情流露
  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写记叙文。因为这种作文题材非常好写,学生只需要根据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按照“流水账”模式就能把一篇作文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既没有水平,又没有感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提醒学生,让学生将生活中自己参与的某一件事写出来,并且可以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为什么要选这个事件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灵魂”,让老师看到学生的情感流露。
  例如,教师在作文课上课前几天,先对学生讲下堂课要写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让学生观察这几天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值得难忘的,或者仔细回想以前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最难忘。在上课写作时,教师先对学生讲解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根据提前准备的题材去写作文,也许学生会写和爸爸妈妈出去玩最难忘一天、和同学吵架最难忘一天、做了什么好事最难忘一天。总之,班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写出很多新颖的作文,这样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会更加了解学生,学生也会通过作文写出自己的感情。
  二、教师开设评讲课,让学生自己思考
  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传授写作技巧,让学生知道怎么写好作文。但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在写完作文后,是否会考虑自己哪里失误。教师在给学生批改完作文后,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去看教师评语,这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不能改正,在以后写作中还会再犯。所以教师要开设评讲作文课堂,针对每个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当堂指出来,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评讲,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及时改正,不断提高作文成绩。
  例如,教师在作文课中,让学生认真完成写作要求,学生在写完作文后都交到教师手里,教师在课下认真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教师一定要在一次作文写作课后,专门开一堂作文评讲课。教师在改完学生作文后开设评讲课,教师首先挑出几本写作比较好的作文,让其他学生欣赏好作文,不过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让学生产生骄傲心理。教师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把这几本作文挑出来给学生作为学习对象,再将写作不好的作文挑出来,教师一对一讲解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和需要改正哪些部分,学生在此期间会非常认真听,在以后写作时就会更加注意这些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成绩。
  三、让学生多背例文,成为自己东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期间也不要盲目跟风,也要创新自己。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每个星期背几篇优秀范文。范文中,学习人家的写作技巧和好句子,在背诵后,以后学生写作时就能运用到作文中。不过这样也容易局限学生的写作思想,教师在此期间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积极创新。
  例如,教师在作文课中,让学生写写景类作文,许多学生没办法通过观察来写作文,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写。教师可以在上作文课之前,让学生背诵几篇写景范文,划出主要写景段落及优美语句。学生在背诵几篇写景范文后,在写作文时,就会想到自己背诵的优美语句,就可以运用到自己作文中。学生不断积累例文,多看书,多背诵优美语句,就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刚开始借鉴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乱套用,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文章要求来写。
  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脱离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培养出自己的写作文技巧。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多看书,积累素材,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还要开创评讲课,及时给学生指出错误,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中的毛病,并引导学生积极改正。在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教师积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成绩。
  【参考文献】
  [1]丁萌.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6):001.
  [2]王祖林.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6):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