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义务教育来说,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逐步普及,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更。生物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仍然需要深入探讨。文章主要从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案例教学实验,对生物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归纳总结出在今后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56-01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总体来说,就是在学习课本所要求的内容后,在课堂上再加入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强学生的认知程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是初中生物学案例教学的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生活资源作为案例素材,案例除了保证来源于生活,趣味性较强,还应当符合目前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范畴。如在七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选择的案例是生活中熟悉的捕食关系,结合教学的需要,设计出以下案例教学的过程。
  1.引入教学案例。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课件,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说出这句谚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写出农田中一些常见的生物种类,如:农作物、杂草、蝗虫、老鼠、蛇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知道他们之间属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从而引出新的概念——食物链,然后让学生写出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同学生所写的食物链之间的生物也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食物链交织后,就会形成食物网,自然而然地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2.对生物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农田生态系统和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类吃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将学生活动中所构成的食物链除去其中任何一个,又会有哪些问题出现?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小组讨论,10分钟后小组代表展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3.归纳总结。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有很多种答案,对此,教师要及时作出表扬或纠正,最后总结出答案。我们的食物都是来自农田,而农作物又是人类去播种的;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以及竞争关系;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类吃了,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其中有一个环节缺失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通过小组讨论,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初中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全面,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思考,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案例引入符合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2]。
  三、生物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应紧贴生活,增强趣味性。
  案例教学应该来源于生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生活化。除此之外,案例也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性,即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以及生活话题作为切入点,然后进行相应的引导教学。如“淀粉在人体的消化过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我们日常吃的馒头进入人体的过程,还可以通过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
  2.教学准备和引导性应充足。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对学生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上。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备课不太充分,进而导致案例教学也失去了相应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如“生物繁殖”的教学片段,学生对其认知局限于有性繁殖,如哺乳动物的胎生以及两栖类的卵生等,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很容易导致案例教学仅仅局限于有性繁殖范畴,而一些植物、细菌的无性繁殖无法体现出来,从而导致无法引导学生全面学习。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案例教学中,要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深入案例,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指导,防止课堂讨论的气氛过于激烈或冷漠。
  参考文献
  [1]王同超.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实施成功[J].(教育),2012.(3):161-162.
  [2]李加国.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2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