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交际”充满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竞争力的日益增大,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必备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从小就培养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孩子长远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而且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在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应该寻找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阅读教学  提升能力
  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会读,会找文章主旨大意,会写就行,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去说,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之前那种传统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新的方法来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下面是我关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口语交际能力的几条建议。
  一、让学生多接触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任何事情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解,对口语交际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学习的动力。比如学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口语视频,给学生开一次口语交际大会等,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口语以及口语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很有意义的,不仅帮助学习,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创造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
  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舞台,比如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表演成一个话剧的形式,几个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小组进行分工,分成不同的角色,课下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然后脱离课本,把课文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所谓一箭双雕。其次,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每篇课文都会有相应的配图,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配图上的内容来说一下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锻炼“说”的能力。最后,还可以拓展延伸,比如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說一下自身的感想以及对课文之后情节如何发展的预测,在锻炼他们口语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1]。
  三、可以适当的开展辩论活动
  老师提前给学生们一个辩论的主题,然后让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课堂上对这个主题开始辩论,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会营造激烈的辩论氛围,带动所有的同学都会积极发言,所以在辩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从而潜移默化的就练习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通过小组的结合可以联络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生交到很多朋友,朋友多了自然交流会多,口语也会相应提升,这样对他们的交际是很有帮助的[2]。
  四、带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周末开展志愿活动。比如可以去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与老人交流,为老人表演节目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就会说的多,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这种形式的锻炼并不是局限于课本,是走进了大自然,融入了社会,更加新颖,更有锻炼难度,相应的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有一个高度性的提升,所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以说实践对于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五、将口语交际能力的练习与游戏相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学生对游戏的迷恋程度也是很高的,所以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爱好,将游戏与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有效结合起来,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每天放学之前传书本的游戏,全班同学都参与,老师背对同学喊停的时候,书本儿传到哪里,那个同学就准备第二天课堂的三分钟演讲,每天选出五个同学。这样学生们不会把这个当成一个作业来完成,而是一个游戏。自然孩子们就会精心准备,从而能练习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一步一步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老师们应该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更新颖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带领学生练习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们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取得进步[3]。
  参考文献
  [1]高亚.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J].职业技术.2011(04).
  [2]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3).
  [3]张卫青.播下一粒种子静待一片花开――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课外语文:下,2015,24(9):168-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