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时代呼唤的是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现就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作简要浅析,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95-01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用口头说心头,用笔头写口头的能力。“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里强调的是我口、我手、我心,是“我”,是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却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这不是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习以为常的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封闭僵化的教学体系作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革初中作文教学的对策。研究发现,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重目标,轻交流、沟通。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努力去创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学生作文根本不知道是写给谁看的,难以产生那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直接交流时的愉悦感和表达冲动。而缺乏这种内在的情感和需要的驱动,作文成了强制性训练。作文的教与学往往是为了谋求考试中的高分,学生差点就成了改卷老师的“奴隶”,学生每做一次作文便经受一遍痛苦的折磨。此外,教师也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教师没有把作文看成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渠道,没有倾听学生真情实感的诚意和愿望。结果导致学生有话不想对老师讲。在教学中,教师也不重视调查学情,作文教学“目中无人”。很多教师没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不知道学生的情况,于是作文指导便成了盲人瞎马。命题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概念化,成人化,题目触及不到孩子的心里,自然难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基础。所以,创新作文教学对教师的思想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人认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点燃创新火花。
  人尽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只有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驱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恒久的学习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写作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才是作文创新教学的最大成功。
  2.以随笔形式写生活,增强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之源。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而且让他们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最有意义,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记下来。但若要求他们天天写日记,相信很多学生会缺乏恒心。若只是以随笔形式剪切生活片段,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增强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唤起学生对写作的激情。具体可以方法如下:
  首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可以从刚开始记人叙事写景(如:可以记生活中亲身经历的趣事、有意义之事、烦恼之事,也可以把电视电影中的感人事记下来。)逐步过渡到为叙议结合,在记事的同时也记下自己在其中的真实情感。
  其次,生活随笔与课文学习相结合。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细致的人物刻画、精辟的人生感悟,都能触动学生的思绪,教师要鼓励他们及时记下心中一得。这样,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仿写、思考感悟能力。比如在学习了《童趣》、《濟南的冬天》等文章后,我都可以安排相应的片段写作训练,如学生写的《我的童年趣事》、《我的家乡》等等,都是课文有效延伸。
  第三,日记和大作文相结合。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思考,坚持写随笔,不断积累素材,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大作文写作。故而在指导随笔的时候教师应顾及到阶段大作文的训练内容,为作文写作先做好铺垫。如在写大作文《我生活在幸福之中》之前,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回忆亲情的日记,写下令自己感动的亲情片段,学生就没有陌生感,觉得好写,甚至还有了取舍素材的余地。
  3.启发学生自改作文,体验写作的乐趣。
  每次作文前,教师都比较重视指导,之后,认真批改,在课堂上就作文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作评析。这是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其实,这样还不够,对一部份学生还要作评析后再指导,教师应该启发他们自己修改作文,使其提高作文兴趣和积极性。
  修改作文有重要意义,前人说:“①文章不厌百回改。”“善写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话十分有道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曹雪芹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是有口皆碑的范例。然而不少学生都不重视修改,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出修改文章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自改的习惯。
  4.运用情境教学,训练发散思维。
  为发克服作文千篇一律的弊病,必须加强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进行情境教学。并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创新文章来。那么,思维训练在情景作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呢?   (1)通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青少年都喜欢活动,野外活动尤是。若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学生写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如可组织学生结伴来一次“探访大自然之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春游或秋游,亲近大自然,更可试图像初中课文《山中访友》的作者那样,让景物像人一活起来,同客观存在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游玩结束后,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作文。学生在缤纷的大自然中得到发亲身感受,文章写起来更生色,更有创意了。
  (2)利用表演活动体验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情节,把它改编成短剧在班上表演。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入情入境,体察细微。然后,以《再进桃花源》为题作文,收效将甚佳。
  5.展开想象,挖掘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②想象是青少年的天性,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想象作文是指学生受到感知材料的刺激后,对感知的表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
  (1)进行故事接龙。结合课本综合活动,集体创作故事。班上准备一个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全班同学轮流写一段话。
  (2)结合课文中的片段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材料,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潜在的读写训练点。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如:要求学生刻画阿长得知鲁迅特意为自己而《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的欣喜神情和描述其激动之言。
  (3)进行纯想象作文训练。初中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主体,是青少年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合乎情理的想象表现出来,或者凭着自身对科学知识、规律的了解,加以大胆奇特的想象虚构出来的。如:《假如我是……》、《三十年后的我》、《我登上月球以后》等,这类作文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中求异,关键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思维入手,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观点,为他们提供適当的训练课题,在反思、求真和感悟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出真理的火花,奔涌出情感的激流。
  注:
  ①贺鸿凤/李贺(主编):《学生名句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08页.
  ②(美)爱丽丝·克拉普莱斯/译者: 邱俊:《一路投奔奇迹-爱因斯坦的生命和他的宇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7月,第1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王俊英/桑海燕(主编).《创新教育丛书——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5月,第2版,第66页.
  [2]林崇德主编.《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3页.
  [3]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景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9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14页.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95页.
  [6]蔺云秋.http://www.xabqedu.cn,《浅谈初中作文创新思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