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教育教学资源的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终身发展的需求等等都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高效课堂对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必修课,也当仁不让地需要实施高效课堂,因此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59-01
  一、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信息技术是一门让小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和具备基础计算机知识的课堂,有利于小学生日后对计算机的深入学习和使用。但就目前的课堂现状,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从教堂方面来说,一些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滞后,认为这么早的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是没有必要的,这就导致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就不怎么上心,一般就是按着课本将知识点讲解一下,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那么小学生就会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随意的操作,这就导致了学生随意的使用计算机,小学生对计算机没有什么了解,就会随意操作,这就可能导致计算机被弄坏。所以说,目前教师的教学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这种课堂的学习没必要认真学习,因为很多学校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下简单的启蒙,根本不会进行测试,所以就导致学生的认真程度不够,也会使他们在学习完这门课以后,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学内容。
  二、形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1.学校老师的观念滞后。
  学校老师依然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将重要的科目学好,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的科目就不需要那么的认真对待,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空前繁荣,各个领域对互联网的依赖都日益加强,信息技术的掌握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更有甚者,认为这些课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在进行课间娱乐,浪费了学生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应该用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这种观念更加可怕,会严重阻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家长缺乏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家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会产生影响,比如一些家长对学生灌输的理念是只要好好学习语数外就可以了,这三个是重中之重,那么学生就会在学校里将自己的学习重点放在了这三门上,其他的就会被学生忽略。有的家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告诉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教授的每一门功课。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学校的每一门功课都应该去注重,除了语数外,其他的科目也是必须学会的,学好的,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提高。所以综合来说,目前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及学习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老师和家长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三、如何优化课堂设计,实现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1.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十分有趣而又新鲜的课程,他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的传统科目,老师上课时需要带领学生一起使用电脑,电脑的应用会让课堂的趣味性更浓。但在开始上这门课时,学生并不知道这门课的特点以及授课方式和学习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利用一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趣味性。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第一堂课之前,老师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对电脑的控制,展现一些有趣的控制内容,学生在看到这么有趣的内容后,就会想知道老师用的是什么,通过什么展示的,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發出来,那么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充满兴趣,比较集中注意力的去学习。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视频放映一些奇幻的景象,让学生看到惊叹不已,然后在告诉学生这就是信息技术,我们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并鼓励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就可以做出像视频里的东西。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在学生进行应用的时候才会发现,发现自己哪里对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同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这点意识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应用,也要注重方法的使用。具体的方法有,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将他布置的内容看一下,并在上课时再讲授一下相关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后要学会应用,然后带学生到机房实地应用,带领学生将课上讲授的内容在计算机上实践一遍,这样做就有效的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相信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老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就是课堂知识的重点,一般将这些重点学会,记好重要的知识点,这也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种老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加深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并不断的将其付诸于实践,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高。
  3.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同,有的家长对学生较早的进行教学,学生在上学之前就有很大可能接受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那么学生在上学时就会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就比其他学生更加多而且牢固。这样学生的水平就完全的不同,老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教授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或者给他们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去拔高,将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到另一个层次;而针对其他水平较差的学生。老师要将一些基础知识耐心的讲给学生,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和理解,在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的差不多时就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是基础扎实的,循循渐进的,从而相应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所以说,因材施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4.了解前沿发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老师在讲授学生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也可以将一些国际上比较前沿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最近信息技术的5g时代就要来临,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这个情况下,世界会变得什么样,老师千万不要介绍其中的技术知识,因为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只要介绍一些给世界和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学生就会认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结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够高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够高,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校老师的观念滞后,大多数的老师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主要科目,其余的科目可以适当的放松;家长缺乏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一些家长也是同学校老师的思想一样,只要学生学好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就可以,不用太过于对其他科目重视。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创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了解前沿发展,开拓学生的视野。这些措施需要老师有意识的采取,这样就可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勇.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0):2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