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美术创作风格的本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不是谈论风格的重要性的,而是结合创作实际就大家关心的美术创作风格问题进行梳理,重点从作者人格、习惯、专业语言积累等更内在于人的方面就美术创作风格的成因和过程进行论述。作者结合实践认识谈到风格可变性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揭示美术创作风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美术创作;风格;习惯
  1复杂的创作风格
  美术创作风格有史以来就是美术工作者经常谈论的话题。它和人类天性喜标新立异爱追求有关。风格的形成可有效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升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画家在学术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识之一。“画进去,画出来,最后还得画上去!”这是三十多年前,鲁迅美术学院从事美术史论教育的于永康老师指导我们创作时常说的一句话。“画进去”就是指在绘画创作领域技术水平已经能够走人美术创作殿堂了,“画出来”是说你的创作水准在传统意义上已经可以被人们认可,而“画上去”则代表创作在传统意义上有了突破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标新立异了。可见美术创作风格就是这样一个东西,长久以来为从事专业的人们所乐道所追求。
  美术创作的风格形成原因是异常复杂的,仅外在的社会影响就几乎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基于情况的复杂性,理论在实践中具体可操作性的理由,本文从略进行风格外部成因的论述,重点从人格、习惯、艺术语言追求几个更本位于艺术家自身的方面对美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子以论述。
  2人格在风格形成中的地位
  人格在美术创作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作用是明显的。虽然说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但是还是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的。人格是一个人从行为模式中表现出心理特性的整体,构建着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它常体现在个人的某一个行为之中,这个行为便可带出这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林风眠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想来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画领域,还是在传统的西方绘画领域至今都很难觅自己的位置,主要原因应该是出在他美术创作的风格方面。非西也非中,是其风格特点。早年他留学法国,主要受西方传统的美术教育,同时家乡民族传统美术和文化又不能不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归国后的几十年里虽经历了民族命运最为艰难复杂的时期,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走上了一条画风上中西合璧之路。作品通常体现出既有西方现代色彩影响又有中国画线型结构特点的风格。今天的人们认可大师作品的艺术风格更认可他作品背后的人格魅力—创新的勇气和为艺术发展献身的执著精神。当然透过他的作品表象我们不一定就能直接体会到大师的精神,但透析其作品风貌的成因,了解风格背后的故事,我们会体会到他的作品背后的人格特点。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类似的亦线亦色为特点的作品已经很多,但唯有林风眠的作品能为国家及业内所普遍认可。他的作品风格显示了他的人格特质,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美术家勇于探索走中西合璧发展心路的一个里程碑。
  人格对风格的影响方面我们还想到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其怪也多指他的人格和画风方面。郑燮善画兰竹,画风劲峭明显。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是竹子的写照更是作者人格的再现。其实在今天不少描写郑燮的影视作品中,让我们看到郑板桥画竹如此,当官亦如此。内在人格的真实外显普通人是无法模仿的。这也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同样为官郑燮能做到的事别人为什么做不到。做人如此画画更如此,我国历史上画竹子的人不在少数但能画出郑燮如此风貌的人能有几个,可见人格特点所带来的美术创作风格的独特性。我们感慨占人说得很对,要想画好画得先做好人。没有那样的人格底蕴又如何能画出郑燮那样的画来。可见人格对作品风格的重要影响。
  3习惯和风格
  美术创作中经常还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绘画习惯是否会逐步演化成为创作的风格呢?下面试着谈谈我的观点。通常来讲对于多数人而言绘画习惯变成创作风格是不可能的事,少数人当有例外。应该说每一个美术工作者都会有自己的绘画习惯并且这一习惯会一直伴随终身。作者在一生的时光里要面临不断学习,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面对不同的内容或表现对象。他们有时还会受到诸如艺术思潮、流派等因素的干扰。工作中找出和掌握更加符合审美需求的表现语言和风格同抛开业已形成的习惯一樣是件困难的事。岂不知我们随性情自由发展生成的习惯有些或许是好的,而更多的则是不好的。不好的固定的习惯是不利于一个作者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曾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当时在黑龙江省文联工作的羊角老师就对我说:“过早的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不是好事!”但凡事也有例外。时任北京画院院长,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袁武老师曾是我青年时期的画友。他的画使用粗黑浓密的线条,沁润着深棕色的色彩画风有沉重和沧桑的感觉。一个内容画了多少次感觉都一样,这分明是在画法上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习惯。可是今天袁武老师已经在国画人物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东北抗联》等作品已经成为国家的典藏。其实也正是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熟悉他的人们仍不难发现他青年时期作品的影子,不同的是袁武老师已经成功地将习惯转变为个人的艺术风格,习惯与要表达的内容有机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习惯在这里加强了绘画主题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提醒的是,纵观全局,袁武老师今天的画风不仅有浓重、老辣和沧桑,而且有清秀、劲利和幽雅,这在告诫我们艺术风格是一个人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结果,它的稳定性,不变性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