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专业合作中的关键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十五”期间我区作为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试验区,在市教委、早教所的指导下,我们组建了以不同类型的九所市、区级《纲要》试点园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学习与研究,共同的经历使置身于这一团队中每一位参与者,无不有感于学习共同体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及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发展,也使我们体验到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事实上,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基于共同的目标、共同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共同研究的实践行为,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业引领、团队合作和个人潜能的发挥,共同经历实践、研究、对话、分享、协商、反思等实践活动,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园所的个体发展、区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特殊的组织形式。
  “十一五”期间为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开放、平等、合作的研究氛围,充分发挥区内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更好地为各类园所提供专业支持,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我们借鉴十五期间的经验,以四个市级示范园为核心,在全区范围内自下而上地建立了四个园际间的学习共同体。
  ●区域核心小组
  区域核心小组为幼教专家、市区行政人员、教研室的成员构成的区域的学习共同体。职能是解决区域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方向性问题和指导层面的一些策略、方法,起到了对区域教育质量评估和谋划的作用。
  ●区域教研支持团队
  区域教研支持团队是由区域内的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及市区级示范园的管理者构成的学习共同体。职能是把握区域教育教学和教研现状,诊断影响区域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研究发挥区域优质资源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园际学习共同体
  以四个市级示范园为组长,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结合自身需要自由选择组长,而成立的四个园际间的学习共同体,区域内幼儿园可以根据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自愿选择获取经验。园际学习共同体是要打破园所封闭起来搞研究的状态,通过园所间的合作研究、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点带面地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园内学习共同体
  园内学习共同体是根据幼儿园的需要,幼儿园内部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包括行政教研、全园教研和教研组等。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来解决本园日常碰到的管理、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以实现管理与教育实践的改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保证学习共同体研究的有效性,促进教师间的合作研究和共同发展,是我们作为专业支持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合作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支持,不仅限于在教研活动中的共同研讨和活动后的点评,更应把握专业合作中的关键点,最大化地发挥团队效益。为此,在实践中我们通过研究专业合作中的差异点、共同点、介入点、支持点,让专业引领和专业支持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服务。
  一、尊重和利用成员间的差异点,让差异成为合作研究中的共享资源
  差异是资源,在我们的学习共同体中,园所的类型、特点不同,园长和教师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不同,园所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在可利用差异点上:不同的优势是经验的资源,不同的思考是思维的资源,而不同的困惑则是研究问题的资源。
  由于这些差異的存在,使得园际之间的结合具有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可能性。同时,因为有了园长、教师、区教研员和特邀科研人员的共同参与,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多层面地研究幼儿,使我们的合作研究更富有深刻性和建设性。
  例如:曙光幼儿园作为市立园具有多年的教科研经验,有着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教师们善思善问,常常能使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宇锋幼儿园作为部队园则处处体现着部队的优良传统,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有创意,研究中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乐于创新,不断丰富着我们教育和教研的视角。果子市幼儿园、军报幼儿园等参与园所独特的教育经验,又不断帮助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经验、背景上的差异伴随着研究的过程,成为教师们相互依存、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珍贵资源。
  又如:宇锋幼儿园结合本园教研中的困惑问题,以开放的心态,主动邀请学习共同体深度参与,通过开放园所、开放活动室、开放真实的教育和教研过程,积极地寻求专业支持。走进宇锋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老北京的玩意”“我们的节水计划”“我排队我快乐”“我们班的吉祥三宝”、个性化的幼儿签到表“今天我来了”等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源于幼儿需要,又富有创意的活动,丰富和拓展了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的教育视角。在“老北京的玩意”主题活动中,由于有了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经验与智慧的参与,充分发挥了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搜集玩具,研究玩具,学习玩法,尝试制作陀螺、拨浪鼓、风筝和皮影等玩具的过程中,满足了游戏的需要,增强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活动真正转化为幼儿与教师的发展,也使参与其中的教师共同收获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习共同体的资源不等于个体资源的相加,而在于差异之间的互动共享。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区域优质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合作化的共同研究让每一位参与者,包括教研员和示范园的教师都在享受着差异所带来的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收获,也使研究更富成效和质量。它使园所和教师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开放心态、开放活动室、开放真实的教育和研究过程的意义和实际价值。所以,参与园所的教师从开始的被动参加、顾虑重重,到积极主动地自荐为主体园,提前预约学习共同体,及能深入本园开展活动。学习共同体的每一次活动,每个幼儿园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教师参加,使得学习共同体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把握研究的共同点,让研究的切入点成为教师共同发展的生长点
  怎样使学习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既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又能形成共同的关注点并在专业上都有所得,有所发展,满足参与园的实际需要,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把握研究的共同点上,研究的问题是大家在实践中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的方式有助于大家的共同参与,研究的过程包含每个成员原有经验的表达和思维的共享,研究的效果体现大家在自身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实践行为的改善。   为此,确立合作研究中研什么,怎么研,是建立学习共同体中有效合作的前提。在确立研究的共同点中,我们经历了以下过程:
  1.深入实际,共同发现和诊断问题
  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学习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包括各园的业务园长及教研员深入实践、与教师共同经历教育实践的过程,通过了解需要、集体诊断、把握价值导向等过程,同主体园的教师在共同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梳理出园所的优势、教师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
  2.提炼和筛选问题,形成专题,把握研究的切入点
  为使合作研究更富有成效,结合园所差异,选择研究的共性问题,使研究的切入点转变为促进所有的参与者能够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生长点,是保证学习共同体能够深入、持续和有效发展的首要前提。
  在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依据《纲要》精神,我们与园所业务管理者共同对问题进行了梳理、筛选、分析、提炼和价值判断,并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寻求对改善教育实践有意义,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园所保教质量有价值的研究切入点:
  (1)影响主体园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习共同体中可利用的优质资源。
  (3)研究的问题能否在满足主体园需要的同时,满足所有参与园的发展需要。
  三、把握好园所自主研究和专业互助的介入点,帮助园所形成自主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在合作研究中适时的园所互助与专业引领,可以避免教研过程中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实现新的提升。然而,它不能替代园所的自主研究。
  在把握专业互助的介入点上:
  (1)介入时机:找准园所互助,支持自主研究的时机。
  (2)介入内容:将困惑问题回归《纲要》的基本元素。
  (3)介入方式:调动原有经验,形成“认知冲突”,进行经验的修正与重构。
  实践中,我们注意发挥主体园在合作研究中的主体性,把握园所自主研究和园所互助、专业引领的时机,通过适时地介入,推进园所自主研究的进程。提高园所互助与专业引领的有效性。
  园所互助与专业引领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经验的参与和内化。
  例如:宇锋幼儿园在教师充分实践和自主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教师们积累了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相关经验,并针对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主动寻求园所互助和专业引领。如在如何提供有意义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等方面教师们产生了困惑,在园所互助中借助集体的智慧,使教师对“什么是有意义的材料”“结构化材料对幼儿自主探究的支持作用” 有了新的认识。同伴间的认知冲突,激发了教师们再回到实践中,尝试验证、运用和自主研究的愿望。
  把握园所互助和专业引领的时机, 是提高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有效性的关键。它不仅可以为教师的经验参与提供空间,由此引发同伴间的认知冲突,产生新的认识,同时又助于教师在新的实践中尝试、运用和内化相关认识,促使教师在研究性实践中将新的认识转化为新的教育行为,从而不断提升园所的自主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四、把握专业合作中的支持点,让专业引领支持教师的自主发展
  在为教师和园所的发展提供切实支持与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研“师”、研“研”来支持教师研“生”、研“学”。具体来说:
  研“生”、研“学”:引领教师研究幼儿的原有经验、发展需要和个体差异。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使教学过程成为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与建构经验的过程。
  研“师”、研“研”:与教师共同经历教育与研究的过程中,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关注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与困惑,尊重和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教研过程能贴近教师需要,并能引发教师的认知冲突,以支持教师自主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出新的尝试,使教研过程成为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过程。
  为使研究能有效支持教师研“生”研“学”,在与教师共同经历教育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寻找研究的问题与教师行为跟进的结合点,使研究能与教师的原有经验相结合,与教师的实践和行为改进相结合,帮助教师形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意识与习惯。
  1.关注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将教师的困惑变为日常研究的主题
  为帮助教师转变视角,学习从幼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注意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尝试了解幼儿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活动区游戏中教师们发现:教师精心制作、又能物化目标的玩具,幼儿在一时的新鲜后,很快就无人问津了,问题出在哪里?围绕教师的困惑和想法,我们以“被冷落的玩具”为主题开展系列研究。研究中,引导教师发现和搜集班级中被幼儿冷落的玩具,并在教师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研究幼儿、研究玩具、研究玩具的功能和玩法,从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游戏,感悟游戏对幼儿的价值与意义,使教师在玩具设计上实现了从“好看”到“好玩”的转变。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那些被幼儿冷落的玩具变得常玩常新、富有挑战、百玩不厌。教师在与幼儿的共同成长中,也获得了如何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经验。
  2.细化、研磨和明确共同研讨的具体问题,形成共同的关注点、反思点和对话点
  研究的切入點确立以后,结合每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我们注重在分析教师原有经验与困惑的基础上,研磨和细化共同研讨的问题,让教师明确活动的研究点和研讨的反思点,以使研究的问题更富有针对性,更为具体化和行为化,让研究能有效支持教师实践行为的改善。
  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结合教研活动的目的,通过对问题的反复研磨,确定了以下两个研讨的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你发现孩子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如果解决了,他是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解决,教师是如何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做法。   明确、具体和逐步深入的问题,将教师的关注点直接引向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幼儿是怎样学习、怎样解决问题的,教师是如何给幼儿创造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和提供适宜的支持的,教师的支持如何更有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
  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大家在观摩研讨中有了共同的关注点、思考点和对话点,它使观摩者能带着共同的问题意识,不同的经验和视角,有目的地参与活动,它为接下来的研讨活动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对话点。研讨中,围绕共同的反思点,多方面的反馈与多种经验的参与,有益于教师调整和丰富教育策略,为我们更深入地观察、了解幼儿、反思和改善教育行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教师更主动地研究和把握成功机会提供了支持性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促使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3.注重教研内容的预成与生成,不断生成研究的新问题
  在教师真实而鲜活的教育情境中蕴含着大量真实、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不仅要接好教师抛过来的球,随时生成研究的新問题,同时把它作为了解教师原有经验和调动教师研究需要的基础。
  例如:在一次自制玩具的活动中,教师对一位幼儿无意中说的“我们做的玩具是假的”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于是在研讨时我们围绕“幼儿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做的玩具是假的,这句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进行了深入地思考,通过共同的分析,大家认识到:这句话表现出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被动心理。幼儿是为“玩”而做,还是为“做”而做,虽只一字之差,但对他们的影响却是不同的,需要教师对此作出价值判断。由此开展了“在区域制作活动中,幼儿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的研讨。教师们认为,如果幼儿是为了自己的游戏和活动而产生了制作玩具的需要,并在制作和游戏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制作的方法与技能,会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自信,还会体验到学习为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意义。这种自信会帮助幼儿在生活中更自主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所希望实现的教育目标。
  这一研究问题的生成,帮助教师由只关注自己预期的操作结果,到关注幼儿的寻常生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并在价值判断中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样,在教研现场中,我们注意将教研内容的预成与生成相结合。如:抓住教师提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更多的幼儿”等疑问展开研讨,帮助教师由活动中的被动观察引向教师的主动观察和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促使我们研究的关注点不断拓展和延伸,逐渐回归到教育的基本元素上,使研究的切入点转化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拓展点。
  4.注重研究过程中的反思点,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
  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我们将反思渗透于教研的全过程中:
  (1)教研目标的确立:来源于对教师困惑问题或认识上的症结的反思,以及对研究问题反思。
  (2)教研活动的设计:基于对教师原有经验的了解,对如何引发教师“认知冲突”以及引导教师主动建构新经验的思考。
  (3)研讨过程的实施:我们避免对教师进行“甄别等级”式的评价,而将关注点集中在对教师行为和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上。结合教育现场的真实的教育情景,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集体反思,共同诊断问题、分享经验、寻找对策、挖掘价值,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的不同影响,帮助教师建立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师行为与幼儿行为之间的联系,使得教学反思成为教研过程中最为重要、最受教师欢迎的活动。
  (4)对教研过程的反思:每次教研活动后,学习共同体核心组成员都要共同对教研过程进行反思,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形式对教研过程的有效性,对教师在教研过程中的反应,对教研组织者的专业引领等方面进行复盘,并依据反思制定下一步的教研内容。为此,在教研过程中,我们注重将研究与反思相结合,反思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结合,有效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
  总之,园际间的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搭建了群研互促、共同成长的平台。作为专业支持者就要走进教师、走进园所,与教师和园所共同经历教育与研究的过程,准确的把握合作研究中的支持点,并以适时和适宜的引领,将支持转化为教师专业的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2639.htm